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陈颖:现实与想象的台北

http://www.CRNTT.com   2012-08-05 09:00:07  


 
  临走前到台北探索馆匆匆一游。讲述人文台北演变的二楼展厅,空间不大,叙说着电影、电视、流行歌曲和书里的台北故事。影像、声音和文字里的台北,从过往走到现在,一直鲜活地引领华人世界的文化版图,深深地刻在多少人的心灵记忆里。说到底,正是那些台前幕后的推手,穷尽智慧和创意,一点一滴地形塑台北、改变台北,也让台湾以外的人们,见证了历史与现实的传奇。

  两个多月前,韩寒在博客上发表文章《太平洋的风》,讲述他在台湾几日遇到的人事美好,在中国大陆刮起一阵台湾风。上周,一本广东杂志《新周刊》出版特刊,将焦点对准台湾,以“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为主题,用15万字、200页的篇幅,呈现台湾的人文之美。杂志中还列出“你必须知道的101个台湾人”,政治人物除外,涵盖作家、导演、广告创意人、出版人、演员等人文精英,给他们的定位是“让台湾更丰富、更吸引、更有价值。”对于这样的阐释,我很认同。而在我自己的名单里,还有几位是要添加进去的。

  台湾社会普遍的人情味与人文素养,如谦恭、守礼、民主、包容等,是多元文化杂糅之下精华留存的结果。其中不仅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很深的痕迹。没有一个城市、一个地方是尽善尽美的,台湾也不例外。街头老旧的建筑,电视媒体的聒噪,政坛的乱象、对世界的关注短缺等等,都是现实的存在和提醒。于是,台湾的舆论对大陆《新周刊》报道有不同的反应,自问“台湾有这个自信吗?”,同样源自对现实的清醒。

  走在自家以外的城市和地方,风景之新奇、美丽,固然让人惊叹、倍感新鲜,但显而易见,旅途的趣味不止于此,还在于与人打交道。无论是电梯里轻轻的点头致意,是车上简单的几句聊天,还是几本刚购得的新书、一趟迪化老街的闲荡,面目各异的市民,在不同的街角与外来者相遇,不一定有现代的包装,也没有刻意的安排,却总能留下些什么。诚然,短暂的旅途多半只及于表面,或借此引发的“台湾想象”,未必能深入在地者的生活层面。但是,这想象因为有了现实的接触和体会,有了人文气质的开掘、加固和升华,而变得真切,变得有力量。

  这是几次行程中最短的一次,地道的小吃、精美的手工食品还是那么好味。回想起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走过台北。虽然,现在早已对初游客的必去之地少了兴致,但每次仍会有一些新鲜的激荡,让人真切体会着这个地方的朴素的扎实的可爱。因为诚品的柔和灯光在,店里长椅上那些专注读书的眼神在,仁爱路上高高的行道树,以及台湾大学的椰林大道都在,还有地铁、巴士上不会被轻易占据的博爱座,一如既往,自自然然地散发着温情。台北的空气中萦绕着某种吸引力,是让人一去再去或者有所回味的理由。当然,谁都清楚,这背后的推动力,永远都是人,散发朴素而温暖的人情味,以及与之相随的、广植人心的人文素养。

  作者为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博士生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2012-07-29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