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吴敬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http://www.CRNTT.com   2012-10-30 08:48:28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中评社北京10月30日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二十周年之际,中共十八大即将召开,中国经济也在新的高度上走到了一个三岔路口。下一步该怎么走 ?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还是沿着强化政府行政干预作用的统制道路前行?21世纪经济报道日前就此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他认为,只有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道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中国才有光明的未来。文章如下。

  捅破市场经济这层纸很不容易

  问:粉碎“四人帮”以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改革目标,实际意义是什么?

  吴敬琏:1987年中共十三大以前,对于中国应当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官方有两种正式的说法:一个是十二大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另一个是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实,一些经济学家1987年已经意识到, “商品经济”概念不那么准确,没有反映市场机制,即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个本质特征。所以,在中共十三大期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洪就在小组会讨论时提出 “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替代计划经济体制”的建议。十三大以后,广东一些经济学家组织了6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研讨会”,主张采用“市场经济”概念。

  但是,这种意见并没有成为共识。十三大报告采用的提法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龚育之说这“离确认有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只隔一层纸了”。是,只隔一层纸了,但终归还“隔着一层纸”,而且捅破这层纸非常不容易。

  问:当时关于市场经济的讨论似乎并没有继续下去?

  吴敬琏:1989年夏季出现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后,有些人把关于计划和市场的争论转变为 “姓社姓资”的政治问题,把经济理论问题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存废直接联系起来。他们运用比80年代初期批判“商品经济论”时更加“上纲上线”的论据和语言,断定“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而“把改革的目标定位在‘市场取向’上,把‘市场经济’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就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混淆了”。“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说,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于是“市场化”被说成“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一项主要内容。这种大规模批判在干部和群众中引起很大的混乱,使他们无所适从。

  1990年7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组织的一次讨论经济形势的会议上,薛暮桥等少数几位经济学家提出,要继续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但是,他们不敌“计划取向论”者人多势众,没能动摇“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的主流提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