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房爷”猖獗,民众买房更痛 | |
http://www.CRNTT.com 2012-11-29 11:48:29 |
■ 官员“囤房”,直接推高房价 官员侵占多套房,让市售房源更为紧张 那么,官员热衷买房、囤房,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呢?最直接的一点是,官员/公务员侵占的房源越多,消费者能够买到的房源就越少,房价自然就被炒高。以我国体制内公职人员的数量,侵蚀经适房、保障房的严重程度,贪腐官员动辄买几十套楼的势头,这个影响无疑是非常大的。而且,人性都是逐利的,官员往往是对中国房地产最为看多的群体,他们的经济实力比普通民众要强得多,所以,千万别以为官员们低价拿了经适房、保障房就不会对普通商品房打主意。 对于房产商而言,官员/公务员“购房刚需”提供了一笔稳定收入 其次,由于官员/公务员的“购房刚需”,很大程度上为疯狂扩张的房地产业提供了资金链,这使得政府频频调控市场转冷的时候,各大开发商不需要大幅度降价就能度过难关。 房地产商低价向官员售房,要在普通消费者身上获得回报 最后,在房地产行业,主管官员与房地产开发商打成一片,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土地招投标、土地转性、修改容积率等商品房开发、销售的各个环节给开发商大开方便之门,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而开发商则按投桃报李的原则,向他们低价售房,动辄向他们让利百万元之巨。这部分利润损失自然可以在普通消费者身上找回来,而且,这种失效的监管使得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处于绝对强势地位,普通民众买房自然就愈发艰难了。 ■ 治理“房叔”,从公布官员房产信息入手 明清两朝曾规定官员不许在任处买房 明清两朝的律例都规定,“凡有司官吏,不得于见任处所置买田宅。违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意思是,官员不得在上任的地方购买住宅,违者就要摘乌纱帽、打板子、没收房子。这个规定,目的是为了“治吏”,防止官员地方在地方受贿。但为何要采取这种方式呢?原因就在于,官员受贿的形式多种多样,唯独无偿或者低价受赠不动产难以查清,既然难查清,干脆就不让他们在工作所在地拥有房产。 这种一刀切的方法,未必有很大实际作用,也违背了市场规律。但却表明了一种治理腐败的决心。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