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老而不朽”周有光

http://www.CRNTT.com   2013-04-17 18:51:02  


 
  后来,上面让他当了全国政协委员。再后来,他主动从政协教育组副组长的名位上退出。等环境宽松下来后,他又通过著书立说、接受访谈、发表公开讲话等渠道,在学理层次上把他该说的话都说了出来。因而他的杂文、小品文,看似平实委婉,却总透着一股磨砺批判的锋芒。

  周有光一生有20年光景生活在厄运之中。一是抗战时间,他全家搬迁四川,8年中他颠沛流离,为了躲避轰炸和谋生,前后转了17个住处,女儿因缺医少药活到4岁就夭折了,儿子被流弹击中,肚子上被打穿5个孔,他自己在一次轰炸中被震到沟旁,看到周围的人都死了。好端端的一个中产家庭,就在战乱中落到贫穷、挨饿的地步。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身无长物,只能重新开始。但他并不沮丧,依然像战前那样积极工作,关心社会。

  二是“文革”又一次让他受尽折磨。他家五口人分居在宁夏、湖北和北京。“文革”前他要负担母亲、妻子和儿子的生活费、医疗费和学费,几乎要靠借贷过日子。入不敷出的他,竟欠下了4000多元的债。“文革”开始,他每月只收到30元生活费。而1940年代中期,他在纽约生活时每月的薪金高达500美元,如按现在的标准算,月薪髙达人民帀10多万。他告诉我,解放初期他的工资收入可及美国教授的一半,改革开放之后收入就只有香港保姆的一半左右,对此他并不太在意,只要能干自己喜欢的事就可以了。“文革”结束,全家人集齐了,但原来那点算不上富裕的“家产”已经荡然无存,不仅书籍丢失,连书稿、笔记、照片统统被毁。但他毫不气馁,从干校返京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周有光语言文字学的大部分学术成果,也都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取得的。

  当然,中国有许多家庭都遭受过日寇侵略和“文革”之苦,但像周有光那样家庭生活大起大落,起承转合,阴晴风雨之后还能饱满地投入工作,重新创业、转换社会角色和职业定位的老人并不多。他是个乐天派,一位记者问他:中国实现社会转型可能会在30年之后,长不长?他回答说:30年不算长,中国有5000年历史。一些朋友针对眼前存在的种种消极因素向他讨教时,他总是笑眯眯地说:不要急,慢慢来,社会的发展像老太太扭秧歌那样,走三步退一步,你只看她退了一步,实际是她马上又会朝前走几步,不会原地踏步不动的。因为他比一般人看得远,所以有定力,自然就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乐观情绪。

  2002年周有光夫人张允和去世,享年93岁。比他小3岁的张允和,自称 “家庭妇女”,“一辈子是丫鬟命”,实际上是我国第一批进入大学的新女性,并当选为女学生会会长。她不但有才华,而且性格开朗。周有光戏称她“快嘴李翠莲”。他俩恋爱了8年才正式结婚。张允和的曾祖父当过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1921年张允和的父亲在苏州开办乐益女子中学,依然是大户人家。周有光的祖上虽然也是官宦出身,可民国时期开始败落。但张家十分开通,听凭儿女婚姻自由。叶圣陶说:“九如巷张家4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张家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及充和,都找到了佳婿。四姐妹中以老三的夫婿沈从文最有名气,但也一生坎坷。张允和解放初在光华附中任中国史教员,后因业务精湛奉调上北京编纂教科书。不料在三五反运动中张允和挨整受气,周有光索性让她回家过“家庭妇女”的生活。幸好如此,否则像张允和那样的家世和她的性格,在往后的50多场“政治运动”中可能性命难保。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