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政策微调概率在悄然增大

http://www.CRNTT.com   2013-04-28 08:35:42  


 
  文章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微妙形势,使得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面临两难局面。从已公布的数据看,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政府需要更加着力稳固经济复苏,避免经济增长进一步滑落。那么如何实现“稳经济”呢?目前来看,宏观经济思路或将围绕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发力。

  在货币政策上,不排除宏观政策有微调的可能,现在看来货币政策有所放松的可能性在加大。而货币政策的适度放松,对于改变市场预期有着特别的作用。目前国内各方对货币政策十分敏感,这主要是因为在金融领域仍存在不少风险,比如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可能被夸大了的“影子银行”。因此,在如此关键的当口,中国在货币政策的拿捏上保持清醒头脑。

  现在市场普遍估计中央可能会优先考虑财政政策,因为财政政策的基调本来就是积极的,在财政政策上多加发力并无不妥。而且财政政策的实施比较容易把握方向,也容易引导地方和市场的参与。以营改增税改为例,4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将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据财政部的统计数据,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的纳税人超过110万户,去年试点共实现减税超过400亿元,从今年8月1日起“1+6”行业试点扩至全国后,预计今年企业将减轻税负约1200亿元,全部推开“营改增”后,全年预计可减税约两至三千亿元。这些财政领域内的支出,或许将成为政策回旋的重要助力。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政策的执行将受到地方财力的限制,以此观之,整顿地方债务,减轻债务压力,变相增加财政政策空间,放宽投资审批,放行项目等传统招数,也有较大概率重现江湖。为了“稳增长”,发改委在去年夏秋之后批覆了很多项目。假如政府项目开工后能带动经济回升,其余的政策就可能不会匆忙出台,若经济依然稳定不了,则中央或还有进一步宽松的政策储备。

  再从结构调整来看,考虑到经济转型因素,即使货币政策有所放松,但在结构上,对于房地产、钢铁、水泥、高耗能等过剩行业的紧缩调控将不会放松,而仍会坚持将资源投向其他行业。这实际上就是坚持有保有压的整体调控。

  文章最后说,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唯有远近结合,在有效应对好短期问题、保持经济合理增长速度的同时,更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力气更多地放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上,放到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上。因此,出台的每一项政策,都既要针对当前问题,又要为长远发展“垫底子”。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