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北京专家: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不做行吗? | |
http://www.CRNTT.com 2014-03-16 00:14:57 |
(二)接下来调整的可能时间节点 一是2014年新任党主席产生后。新的党主席对“七合一”选举和2016“大选”提名有关键掌控力,且赢得年底选举、声望提升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凝聚党内共识、推动两岸政策调整的实力将有所增强。二是2016“大选”候选人产生后。届时候选人不再忌惮“独派”反弹,认为“独派”会在赢得政权的最高目标下“忍受”两岸政策的调整;候选人的重心将从争取基本支持群众认同,转向消除中间经济选民疑虑、争取中间选票以赢得选举,势将更大幅度、更大弹性地调整两岸政策。此时对核心的两岸政治定位问题也没有“绕着走”的空间,必须要给出说法。2012“大选”,蔡英文明显也是走“前紧后松”的路子。三是若赢得2016“大选”后。该党为破解民共互动僵局,维持两岸和平、经贸、“外交”红利,稳固执政,也是政策调整的可能时间点。 (三)民进党彻底转型的外部条件 尽管民进党接下来会调整两岸政策,但要彻底转型是难上加难,可能在外部压力足够大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一是2016“大选”再败。连续三届不能执政,撞了3次南墙,民进党就要考虑谢长廷2013年底所说的“民进党是否会消失”的问题了。二是两岸关系进一步发生结构性变化。包括,两岸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到不成比例;中美综合实力进一步拉近后,美方对台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岛内两岸民意得到进一步重大改善等。 长远看,民进党未来两岸政策调整的可能方向是以“台湾前途决议文”为基础,从“宪法”入手处理两岸政治定位和“台独党纲”,并在两岸互动交流上持更为务实态度。 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的未来方向,是如谢长廷先前所提出的,“让台湾人民接受、美国接受,让中国能忍受”。当然,这种调整并不一定会在2016年“大选”前完成,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以“台湾前途决议文”为基础,进一步从“中华民国宪法”角度定位两岸政治关系 “台湾前途决议文”是苏、蔡、谢及民进党内普遍接受的立场。“中华民国宪法”是民进党“务实派”认为的红蓝绿及岛内民众的“最大公约数”。2005年“扁宋会”“十点联合声明”第一点即称,“依照‘中华民国宪法’所揭橥的‘国家’定位,即为两岸目前在事实和法理上的现况,此一‘中华民国主权’现况,必须受到两岸和国际的承认和尊重”。这可算作是民进党近十年来为突破两岸论述瓶颈,所做的比较大的调整,其方向值得重视。(事实上,国民党2008年以来的两岸政策亦是以“中华民国宪法”为根本基础。)因此,民进党若以“台湾前途决议文”为基础,从“中华民国宪法”角度发展平衡各方需求的新论述,既可吸引中间选民,又不致流失基本盘,将是风险较小的可能做法。 不过,苏、蔡、谢三人对“决议文”的具体态度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中华民国”的具体态度有所区别,这显示三人未来在处理“中华民国宪法”问题的侧重点将不一样。 苏贞昌多数场合都是背诵一遍“台湾前途决议文”的提法,不愿多提及“中华民国”,显示对其的抵触、敷衍情绪,深层原因是苏“台独”意识的顽固、以及对“基本教义派”反弹的疑惧。蔡英文较愿意论及“‘中华民国’和台湾的相容性”,2011年在“大选”中进一步提出“台湾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台湾”,“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公布后又重提该论述,显示其未来可能进一步承认“‘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作为其两岸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和抓手。谢长廷较蔡进一步的是,将“中华民国宪法”作为个人论述的核心,有意借重“中华民国宪法”本身隐含的“一中”、统一内涵(但又不时加以否认,让外界难辨真假),让大陆有各自解读的空间,从而能“忍受”其主张。无疑,谢未来将继续从“中华民国宪法”两岸联接的部分着力。 前已述及,“台湾前途决议文”掏空了“中华民国宪法”的一中内涵,这是大陆绝不能接受的。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要想得到大陆的接受,必须要对“一边一国”和“两岸一中”的问题有所回应,必须要对“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疆域仅限于台澎金马”的提法有所处理。 谢长廷“宪法各表”主张的平衡策略,有可能成为未来民进党路线调整的借鉴,也不排除会借用某些具体提法。我将其做法归纳为“错置主权、模糊一中、特殊关系、非一非二、两岸一族”。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