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新常态下调结构才是货币政策重点 | |
http://www.CRNTT.com 2014-09-27 10:12:16 |
结构调整是重点 文章介绍,针对三季度以来的经济数据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的局面,吕随启表示,货币政策应当继续维持稳健,不应受宏观数据下滑的影响,从长远来看,更为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货币政策保持平稳才能有利于长远目标的实现”。 吕随启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不应盲目追求短期效果,“短期内靠增加流动性的注入,即使维持了增速上涨,也是一个‘打鸡血’的效果,是不可持续的,且长久来看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得不偿失”。他提到,执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战略,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GDP的增速放缓。在他看来,为高增速而放慢结构调整的步伐,“从战略上来讲并不合算”。 丛屹持相同观点,他表示,我国要实现年初提出的GDP增长7.5%的目标,从近期金融数据来看,压力不小。他认为,从大的趋势判断,我国目前处于增速放缓阶段,同时在政策上又放弃了过去总量刺激、通过大量信贷投放来拉动经济增速的做法,而是更多地瞄准于结构性调整,而结构性调整带来的增速放缓属于合理现象。 丛屹称,从2012年开始,货币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作为总量调控的效率已经大大下降,以简单刺激来拉动实体经济的增长在当前形势下是不现实的,只会让结构更加偏失。据他介绍,2013年3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06万亿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2.76万亿元?熏同比增长14.9%,然而根据当时业界的粗略估计,所投放流动性的一半进入了房地产行业,还有1/3进入了短期贷款,出现了“拆东墙补西墙”式的刺激效果,实体经济中中长贷的比例大幅下降,也就意味着资本市场的配置很难倾向于实体经济。“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现在继续沿用传统的总量调控思维来执行货币政策,也只可能导致一个结果:资产价格再泡沫化一次。”他说。 在丛屹看来,从过去的实践来看,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信贷投放已经不能正常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5月和6月的定向降准等定向宽松刺激,仅带来了短暂的经济反弹,单纯注入信贷资金,已不能持续推动经济增长。 丛屹认为,从长远目标来看,下调利率,降低融资成本是有必要的,但在当前结构偏失的情况下,条件尚未成熟,“当前状况下,降低利率产生‘吹泡泡’的作用可能更为明显”。他说:“当前我们必须先对实体经济及虚拟经济的关系进行一次纠偏,即推行结构调整,换句话说,也就是‘去泡沫化’,才能够在未来资本市场中让利率下降成为向实体经济倾斜的一种手段。” 丛屹建议,货币政策需要继续维持稳健,惠民生的社会投资可能是政府未来需要关注的领域;在产业方面支农支小,解决三农与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过剩产业,让产能过剩的行业和产业通过货币政策进行优化调整。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