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互信是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的关键因素 |
中评社香港7月12日电/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博士后李文艺,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6月号发表专文《略论海峡两岸关系中的“情理法”问题》,作者认为:“两岸间的政治互信是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的关键因素。两岸互信不足的重要原因是双方在认识和协调两岸关系‘情、理、法’的问题上还未形成高度一致,因而陷入双方话语体系的错位。”本文概括论证了目前两岸关系中情、理、法要素的重要性以及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现实路径,从而为辨清两岸关系的症结,进一步夯实两岸的互信基础提出参考意见。文章内容如下:
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两岸谈判中就台湾的政治定位问题采取合情合理安排是“一国两制”政策的重要内涵。早在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就已经明确提出,在解决台湾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方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同日,邓小平在会晤美国访客时也指出:“台湾的社会制度可以根据台湾的意志来决定”,“我们不会用强制的办法来改变这个社会”。不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时再次重申:“我们已经多次表示,愿意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就两岸政治问题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事实上,2008年台湾的中国国民党重新上台后,两岸关系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两岸两会恢复了事务性商谈,两岸经贸与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虽然两岸关系的改善为台湾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并且有利于亚太局势的稳定,然而,在两岸关系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两岸之间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凸显出来,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两岸关系步入“深水区”。这主要表现在,两岸间的政治互信不足,对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分歧仍然存在,两岸政治定位的歧见制约了两岸关系的深入推进。二是台湾一部分人挟美自重,当局坚持向美国购买武器,“经济靠大陆,安全靠美国”的心态突出,美日等国也抓住台湾问题不放松,使其成为介入亚太事务的重要筹码。三是岛内在两岸关系的前途问题上意见不一致,还有少数否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或是拖延两岸一体化进程的政治势力,“台独”政治主张的社会基础在短时期内尚难消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利国利民的好事,而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如何为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更有利环境,进而推动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事物的情理法要素应该趋向一致,“不能舍情理而别为法也”,两岸政治关系在协商构建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合情合理性。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情理法关系的角度观察两岸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