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人民币通向储备货币之门开启 | |
http://www.CRNTT.com 2015-11-18 07:50:45 |
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中国金融影响力 文章表示,一旦上述目标达成,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有助于提前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并助力中国金融话语权的提升。 实际上,中国之所以近年来在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全球货币体系、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倾注大量精力,主要原因在于,虽然近年来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在国际金融体系“游戏规则”制定上的话语权却相应较弱,金融危机爆发更使得中国深受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之困。 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撰文发表过文章《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时提到,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而言,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经常产生矛盾,货币当局既不能忽视本国货币的国际职能而单纯考虑国内目标,又无法同时兼顾国内外的不同目标。既可能因抑制本国通胀的需要而无法充分满足全球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也可能因过分刺激国内需求而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 而近年来欧美金融危机以及其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溢出效应不断引发全球金融与经济动荡恰恰很好地诠释了上述担忧。例如,新兴市场国家曾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度成为全球增长的亮点,而由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美元加息预期以及资金撤离等,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陷入衰退。这更加凸现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中国金融话语权的必要性和潜在益处。 实际上,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与日俱增,进一步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提升全球金融话语权还能获得如下实在好处: 一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与中国经济实力相称,符合国家根本利益。可以看到,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于世界第二,出口额、外汇储备位于世界第一。然而,当前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仅仅限于少数邻近地区,与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大不匹配。 二是中国的外汇储备特别是以美元计价资产迅速增加,如今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3.5万亿美元。但是,发达国家为刺激国内经济,避免通缩,相继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货币贬值,使得中国外汇储备存在资产安全问题。 三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依赖制造业与出口作为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为依赖国内需求与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动力,而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结合自贸区金融改革先试先行,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 四是加速汇率市场化改革,降低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可以避免国内货币供应的被动增加,增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亦可以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是汇率操纵国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批评,并且享受铸币税收益。 五是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一带一路”是“十三五”对外发展的重要部分,不仅有助于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缓解产能过剩,也可以推进双边与多边合作,特别是加强与欧洲交流,防止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对中国的挑战。“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效果。 总之,自金融危机以来,决策层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态度十分坚决,而“十三五”规划建议又将“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置于战略高位。预计,伴随着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相继成立,以及今年11月加入SDR顺理成章,“十三五”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水到渠成,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话语权与影响力。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