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 |
中评与智者对话:俞新天的家国情怀 | |
http://www.CRNTT.com 2017-01-13 00:27:17 |
第二篇 国家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见证中国外交发展 俞新天是一位知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她见证了中国外交发展进程,参与了“邓小评理论”、“中国和平崛起”、“中国软实力“和”公共外交”的重大项目研究。她在亚太国际关系和国际文化研究上多有建树,并获得国内外各种奖励。 九十年代初出国艰难 出色成为美国访问学者 俞新天1990年至1991年先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和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担任访问学者。1997年她参加了美国艾森豪威尔交流项目。 研究国际问题,进行国际交流,首先要过语言关,需要将英语这门第二外语快速转为第一外语。她原来学习俄语,最初在念英文的时候总有种俄语的味道,常常引来大家的哈哈大笑。为了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克服发音问题,俞新天坚持要求自己阅读外文书,每天到夜校进修英文,同时还给自己买了一个录音机,每天跟读。一个月后,她把自己的录音放给大家听,竟然都听不出是她读的。后来,她到美国访问的时候,还有很多人问她是不是到英国留过学。俞新天一直保持着一个学习英语的好习惯,每天上下班将近40分钟的路程,她都会随身带着小收音机,用耳机听VOA或者其他的英语频道。 正所谓好事多磨,俞新天的出国访问也经历曲折。她记得第一次她的面试官是美中关系研究委员会的主任斯卡拉皮诺教授,是首批到中国来的美国研究中国和东亚问题的知名专家。俞新天用英文和他分享了自己在内蒙古工作的经历,面试官听了非常开心,谈了很多关于内蒙古的问题。最后,俞新天成了上海社科院推荐的五个人选中唯一入选的一位。不巧的是遇上了“六四”,对中国大陆的偏见和制裁使项目搁置下来。半年后委员会特别派来中国参加会议的麦克法夸尔教授对俞新天进行第二次面试。麦克法夸尔教授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作者,同时也是《剑桥中国史》的撰稿人。见面后,俞新天就用英文和他讲起了她阅读《中国文化大革命》这本书的感想,令麦克法夸尔大感兴趣。就这样,俞新天在一波三折后,顺利地搭上了赴美访问学习的飞机。 随后1997年,俞新天还成为了艾森豪威尔交流项目的中国首批学员之一。艾森豪威尔项目设立于1953年,是为纪念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而设立的,目的是“为各国新兴领导者增进信息和观念的交流”,挑选的人也都是世界各国在某一领域卓有成就且具备领袖潜质的人士。这个项目的人才选拔非常严格。在中国和美国没有建交之前,中国一直没有机会参与这个交流项目。一直到1996年,老布什总统担任“艾森豪威尔交流项目“主席,与江泽民主席达成共识,才把项目给了中国。俞新天很幸运地成为了中国首批获得访问机会的学员之一。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