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赵春山论习近平的统一观

http://www.CRNTT.com   2018-01-28 00:21:16  


 
  “促统”则是以台湾人民为诉求对象。一般认为,三十年的两岸交流过程,并没有在台湾内部建立统一的共识;相反的,多数民调数字显示,虽然大多数台湾民众主张维持现状,但赞成“独立”和“维持现状后走向独立”的人数比率,始终高于赞成“统一”和“维持现状后迈向统一”的人数。针对这点,习采取的方略先是“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继而“诱之以利”。例如,习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他会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以及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十九大报告的涉台部分,并未出现他过去曾强调的“融合”二字;但一般认为,习对两岸交流的看法,已足以反映他对台思想中的经济和社会融合概念。交流的任务即在促进两岸的融合发展,交流可以“求同存异”,融合则必须“求同化异”,即必须为两岸的和平统一目标,建立强而有力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除了在经济上提出系列惠台措施外,我们认为“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是报告中最突出的部分。习非常强调“文化自信”,认为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强调“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在习近平的思想领域中,他特别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为它“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习近平强调,“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我们认为,习近平之所以强调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目的就是要强化台湾民众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期盼能因此扫除台湾民众对统一问题存在的心理障碍。

  对台政策方略受三项环境因素的考验

  尽管习近平的对台政策方略,有理想、有目标、有方法,但能否具体落实,还必须接受下列三项环境因素的考验:

  一,大陆要能继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邓小平早在八零年代初就说过,“台湾归回祖国、祖国统一的实现,归根到底还是要我们把自己的事情搞好。经济发展了,我们实现统一的力量就不同了。”从邓小平的观点看,在诸多要务之中,“主要是必须把经济建设搞好”。我们发现,在习近平上任后的多次讲话中,他也表达了和邓小平同样的看法。然而,以中共目前的处境看,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已不是单纯的经济建设问题,而是经济基础改变可能引发的上层建筑问题。中国大陆幅员广大,邓小平当初采取先让部分人和部分地区富起来的策略,有不得已的苦衷,然而符合现实环境的需求。但经济发展留下如何“同富”和“均富”的问题,却让他的继任者必须概括承受。其中,尤以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的分配问题最难处理。习近平充分认识这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因此,他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刻,中国大陆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