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中国展望 熔旧铸新的文明脉动

http://www.CRNTT.com   2021-01-04 00:03:23  


 
  其二,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层面的“群众路线”,不止是现代化的政党的组织、动员,还同时应看作是明清以来“礼教下移”在现代的彻底化。“礼教下移”是宋明理学家强调的礼教的“天理”、“良知”之教化的内化于心,从士大夫精英逐渐下移到普通民众。礼教下移在长时段历史来看,也是因应着宋以后中国从世家大族的贵族社会转向平民社会的社会大变化。平民社会的精英选拔是通过科举考试,元朝以下《四书》上升到与《五经》同等重要的地位,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取士之教材标准。《四书》尤其是《大学》、《中庸》,相较《五经》之复杂、繁难而经年累月不易掌握而远为简易、容易掌握,同时又能“立乎其大”、直截却又系统而能“下学上达”、能“明明德”、追求“止于至善”。《大学》、《中庸》之简易是对应着着平民社会的中等阶层。明清的礼教下移则是较之《大学》、《中庸》的更为普及化、平民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种文明样态,应看作是中国文明接受现代化的冲击、挑战而在学习中快速实现工业化并利用现代化、工业化的技术手段,而最终在国家、社会层面对于中国文明的大一统与礼教自组织的双重的彻底化扩展。中国共产党本身与中国文明的大一统、礼教自组织完全合一。

  其三,中国共产党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将会愈加激发其自觉的文明意识。那就是深刻理解中国文明作为世界史上唯一的连续未断裂的文明,其延续在根本上是靠着文明意识的内聚力。这体现在经学以及《资治通鉴》所凝聚的中国之为中国的中国文明意识。“文化强国”在“体”上而言,根本的最终目标是文明意识及其文明内聚力。

  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党,超越了现代西方政党制度,成为一种文明样态。对于中国共产党有了作为一种文明样态的自觉认识之后,则对于中国道路根源于中国文明亦有认识。中国道路与中国文明二者之间古今一以贯之的是“道”,中国道路也将上升到“道”的新文明原理的高度。

  二、融汇工业文明与数字文明的新中国文明

  中国经济从原来的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要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跃入中高端时,科技创新成为关键,这在美国看来就是动了其在全球霸权所依托之高科技这一根本。美国无所不用其极地对中国发动科技战、科技封锁,中国必须要在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能突围而自主创新。其实中国自主创新的还不止是卡脖子技术,还有杀手锏技术以及关键的共性技术,如此方可全面增强中国的国家战略科技能力。

  中国具有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超大规模市场,这是中国科技创新的独特优势所在。中国科技的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国际科技合作,而是会以我为主地统筹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所形成的内循环有利于中国科技的自主创新,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同时也是国际高科技之所需。但中国具有不依赖、不受制于外的自主创新的“依自不依他”的独立精神,反而有可能游刃自如、操之在我地吸引、扩大与国际的科技合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