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拜登主义”是否提前出台?

http://www.CRNTT.com   2021-01-11 00:06:14  


 
  尽管如此,美国与中国之间可能提早出现对抗的局面,例如,南海的自由航行权、美国与台湾的军事合作或双方针对性的军事演习等,亦或者拜登政府批评北京所重视的利益(例如,香港),或因朝鲜或中印边境等第三方的行动导致关系紧张,这些都考验着拜登维护印太地区安全的意愿与能力。

  四、已提早成形的“拜登主义”?

  拜登自诩过去的45年,“见过世界上所有重要的领导人”。的确,拜登的国际战略似乎不仅在修正特朗普主义,更表示特朗普对于“美国品牌”的损害,特别在多边主义与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力方面。拜登与其国家安全幕僚进一步强化振兴民主与人权的价值基础,这些价值基础塑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领导地位,也影响着美国的政治发展,极可能在接下来的四年当中,依循这项“重建民主价值联盟”的国际战略,恢复美国所主导的国际地位,重拾作为全球安全枢纽的角色。

  除恢复与传统盟邦的关系与承诺印太地区的安全外,华府可能强化基础设施能力、建立广阔的联盟体系以及改变战略格局。首先要做的是美国会强化在软实力的展现。许多发展中国家囿于资源或技术能力,而缺乏稳定的电力供应、乾净的饮用水或铁路与公路等民生必须的基础建设,中国的做法即是“一带一路”倡议与藉由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在中亚、非洲与拉丁美洲资助与兴建基础设施。华府应会进一步藉由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对于发展中国家提供人道援助,或对于发展中国家挹助资金与技术协助建立绿色能源产业。

  拜登政府或将在基础建设的投资上建立美国重新领导的角色。特别在后新冠时代,世界各国都要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学校和医院。

  “拜登主义”将更为重视外交作为而将军事能力作为“最后手段”,而且仅出于保护美国利益且并得美国民众的广泛同意。强化外交手段也对于全球发出讯号,那就是旧的美国回来了,并将更为重视外交工作。拜登政府决策风格将更为传统,会较特朗普更具有“可预测性”。

  然而,从2000年来美国的“霸权衰退”让大型国家或联盟有能力抗衡美国所提出的倡议,欧盟也表示希望在美国与中国间扮演调停者的角色,法国、德国与荷兰也推出各自的印太战略(或准则),美国在欧洲的传统盟邦也欢迎美国回到多边主义外交。华府总体上仍会坚持对于亚洲安全的承诺,进一步将把民主与人权作为国际战略的基本价值,但这些承诺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拜登是否能坚守民主价值,拜登打算召开的全球民主峰会亦标志着美国重返地缘战略的基础,建立并培育互利的联盟面对可能的威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