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从阿富汗看国际关系格局三维度

http://www.CRNTT.com   2021-10-31 00:03:30  


 
  然而,地缘政治的海权逻辑却在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博弈中得到了诠释。美国控制世界有两根权杖,一根是海洋霸权;另一根是美元霸权。美国海上霸权是二战中通过击败日本、占领日本而获得的,后与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签订安全条约,在东亚地区形成环状形的安全防御链条,主要针对中苏的共产主义扩张。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是基于这一逻辑而发生的两大阵营代理人战争。中国建国初期不具备海上较量的实力,因而搁置了登陆台湾岛的计划。中国海军没有打过现代化的海战,仅仅是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和收复西沙等小规模战役。中国海权意识的觉醒是在改革开放年代。当时有些学者疾呼维护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④

  台湾本来没有包括在美国的反共防御链条以内。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介入台湾事务,签订美台安全防御条约。中美恢复邦交关系后,美国将注意力转向大陆,因为美国希望利用中国牵制苏联。20世纪末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两个大事件,一个是苏联东欧集团突然解体并转型,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发生了地缘政治板块的碰撞。另一个是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尤其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整体经济实力很快超过其他大国位居世界第二。强大的中国也开始表现出强烈的维护海洋权益的倾向,如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南海人工造岛等。这就似乎触动了美国的蛋糕。美国在大战略设计中,把亚太地区作为主要战略区域,祇不过竞争对手没有确定,当时中美还处于反恐合作关系中,所以美国在海峡两岸关系上采取模糊的策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由台海两岸的人民自己决定台湾的去向,但不能使用武力。对于中国和平统一的方针,美国基本上默认。

  可是,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台湾的战略价值在美国决策层那里凸显出来。一是从海权角度看,台湾是防守第一岛链的重要节点,失去台湾,解放军就能轻易穿越宫古海峡和巴士海峡,突破第一岛链,指向第二岛链,威胁到西太平洋的美军基地。二是芯片供应链。拜登明确宣布从阿富汗撤军的目的就是要转移力量到亚太地区,以对付中国的经济竞合。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就是高科技领域,而芯片研制则是这一领域的王冠。台湾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研制能力。美国的大部分芯片也外包给台湾等东亚地区生产。一旦发生台海战争,美国制造业的心脏将会遭受严重打击。因此,美国提升台湾的战略地位绝不仅是冷战思维的延续,而是因应现实状况做出的战略选择。简言之,在这样的战略思维下,台湾已经成为美国核心利益的组成部分。形成这个格局不是地缘政治思维使然,而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二、美元治下的经济全球化现象

  根据百度百科引用IMF的解释,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这一过程起始于18-19世纪。由于劳动分工和机器生产的运用,资本主义开始越过西欧边界向全世界扩张。《共产党宣言》对经济全球化有过经典的描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进入20世纪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依然不可逆转。二战结束后,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设计了战后重建的世界蓝图,这就是以美元霸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秩序,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的逻辑与英国不同,与德日两国更不同。大英帝国是通过殖民将本国产品输出到全世界,形成世界市场。英国利用大工业的优势,通过自由贸易的方式倾销商品、积聚国民财富。德日两国则是通过帝国式的征服,发动战争,占领和吞并他国领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