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古丝绸之路经验对一带一路的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22-02-20 00:04:28  


  中评社香港2月20日电/上海社科院博士研究生苏乔拓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2月号发表专文《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经验对“一带一路”实施策略的启示》,作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不应仅体现在名称上的沿用,更需要在历史中寻找可供当今藉鉴的经验。古代丝绸之路通过节点式的贸易网络联结,胡人在其中扮演了主导性作用,其成功离不开沿途多国的长期开拓。目前“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涉及国家范围过广,外国力量相对薄弱,过分依赖中国政府投入等问题。作者建议吸取古代丝绸之路经验,短期内集中力量打造样板区域,引导民间力量担当商贸主力,培植亲中力量稳定当地环境。使“一带一路”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文章内容如下:

  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丝绸之路上的声声驼铃已回荡两千余年。中国与沿线各国的商贸运输、友好交往、文化传播,成为了中国和沿途各国人民重要的历史记忆。作为当代中国提出的顶层国家倡议,“一带一路”沿用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名称,便反映出中国人对复兴古代丝绸之路繁盛的美好愿景,也同样反映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原则、模式对“一带一路”倡议有着重大藉鉴意义。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既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古代丝绸之路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被“旧瓶装新酒”机械地成为当9今的名词活用。它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从中学习。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推进,问题开始相应显现。一方面需要根据现实问题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应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养分。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经验中寻找对当今“一带一路”实施策略中有益的部分,这既是“一带一路”名称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具有现实性的考量。尽管两千多年的岁月流逝,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许多政权、民族已发生更替,但目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沿线各国的气候、地理、宗教、人口密度、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等仍有可比较的价值。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