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中美绿色低碳合作有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22-05-27 00:05:19  


 
  其次是经贸领域风险。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中美在绿色低碳合作中就已经在清洁能源经贸领域出现矛盾。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经贸纠纷、技术出口管制等因素的影响,中美绿色低碳合作几乎停摆。在国家政策积极扶持、企业大力发展等多方因素推动下,中国在绿色低碳产业尤其是清洁能源产业上取得巨大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和风能设备生产国,清洁能源累计装机容量也都名列全球首位。以太阳能光伏为例,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龙头,拥有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链集群,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光伏投资国和应用市场,在全球光伏企业前20名中占据16席,与光伏有关的多晶硅、硅片、电池、逆变器等主要产品的生产规模都已超过全球一半以上。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就已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在与清洁能源有关的中美经贸领域不断设限,如以“绿色岗位”为由增加光伏产品的“本土化采购”规定。美国众议院在2009年通过的《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中就要求在2012年以后对来自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美国的其他国家(主要指中国)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实质上是以环保为由进行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其作为打压中国的一种工具。美国企业界也一直对政府部门进行各种游说,要求实施产业保护,或提出对中国企业实施所谓反倾销制裁。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清洁能源产品和生产企业发起了诸如“301调查”、中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和反倾销裁决等行动。特朗普政府时期,在“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下,先后推动“201调查”和“301调查”,针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拜登政府上台后,在2021年6月就以所谓“涉嫌侵犯新疆少数民族人权”为由,将合盛硅业、新疆大全、东方希望、协鑫新能源这4家企业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列入制裁清单。随着其力推“绿色新政”,在对华认知定位为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未来势必会在对华清洁能源产品和企业上继续有所行动,如设置绿色投资和贸易壁垒等方式,或类似“制裁”手段,增加中美绿色贸易摩擦和绿色低碳产业竞争的风险。

  最后是与绿色低碳合作相关的技术领域。在近年来的中美矛盾和冲突中,所谓“科技冷战”和“技术脱钩”的声调也甚嚣尘上,其中也包括绿色低碳合作的相关领域。在科技领域,美国长期对一些国家进行技术和产品管制。冷战后美国加强了对高技术和所谓敏感物资的出口管制,在出口管制制度和适用标准上进行有选择性的控制。美国政府规定,外国专家和研究人员在接触敏感技术时必须申请“视同出口”许可证。在中美过去的清洁能源产品合作中,美国就规定相关高技术产品出口需要出口许可证,相关申请和审批机构重叠,手续复杂,且缺乏透明度。加上繁琐的发货检查和对出口设备实际用途的验证等增加了中国进口企业运营成本,迫使不少中国企业放弃或转投其他国家和市场。即便是一些在华的美国公司也更倾向于独资建厂,而不愿意向中国企业转让其掌握的高新技术。另外双方在有关技术合作与转让上的理念也有较大差异,中国主张以优惠条件优先安排技术转让,美国则更强调技术转让应该商业化,政府应少干预企业行为等。并且美方还担心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合作过程中侵犯其知识产权,使中美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合作也出现不少障碍。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对未来中美绿色低碳合作带来一些风险和问题。

  六、结语  

  目前,中美关系正处于新的十字路口。在此重要关口,中美在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发展等绿色低碳领域进行合作,既有助于实现各自的减排目标,早日实现碳中和,也有助于加强中美经贸和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对冲双方关系中的一些负面因素。不过,中美绿色低碳合作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受两国关系大环境的影响。中美应加强合作,共同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应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挑战,这既有助于两国早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有助于推动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参与东亚非传统安全治理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项目编号:20BGJ019)。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