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澳门爱国教育多元合作与协同推动

http://www.CRNTT.com   2022-12-28 00:11:40  


 
  (二)坚持推动组织落实。为推动澳门品德与公民教育的发展,提升学生品德与公民教育水准,教育暨青年局于2005年成立德育中心,推行道德与公民教育、“爱国爱澳”教育工作,并积极推动所有澳门中小学校设立“德育工作小组”。2017年,澳门大学成立中国历史文化中心,致力加强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澳门居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2017年,行政长官批示在澳门基金会设立历史文化工作委员会,目的是在澳门更深入、更全面、更有效地开展中国历史文化和澳门历史文化的研究传播工作,加强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历史文化教育,增强历史文化自信和国家民族认同。2021年6月,由澳门中华教育会、澳门公职教育协会、澳门高等教育发展促进会等共同成立“澳门爱国教育研究推广工作委员会”,推动澳门的爱国教育工作。上述组织的成立,为在澳门推动中国历史教育及弘扬中华文化奠定了组织基础。

  (三)坚持推动学科建设。在教青局制订的《课程框架》中,除了在小学、初中、高中单独设立“品德与公民”科目外,还明确“社会”学科须分设“历史”“地理”两科目进行教学④,以进一步落实爱国教育。此外,课程结构还允许各校开设校本课程,如教业中学将“国学经典”“书法”“武术”等列为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爱国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科建设不能没有教师的参与。为储备具有国情及区情认知基础的教学人员,特区政府自2011/2012学年起实施“国情教育教师培训计划”,该培训课程包括澳门社会文化专题与澳门历史专题等内容。2003年,特区政府设立“骨干教师培训”计划作为澳门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重要项目之一,其中,中国语文、公民、历史等作为爱国爱澳教育的主要学科,为推动爱国爱澳教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四)坚持推动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增强爱国教育与历史教育的基础工程。回归后,特区政府积极推动课程改革,按照2014年颁布的《本地学制正规教育课程框架》,无论在小学还是初中和高中,与“品德与公民”和“历史”有关的科目都是必修的。而教青局德育中心在2006年至2019年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分两个阶段编写和出版了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教育阶段的《品德与公民》教材。教材非常关注学生身份认同的构建,在对“中国人”、“澳门人”和“世界公民”等身份认同议题的理解和处理上,均有明显的进步⑤,其着力培养澳门学生的爱国意识与中国公民身份。

  在中学历史教材方面,教育暨青年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初中和高中《历史》教材,以帮助学校更有效地落实历史教育。该教材的内容上强化了澳门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在澳门史与中国历史的关系上改变澳门过去为澳门史编写独立教材的做法⑥,将澳门史融入中国史,有利于学生更清晰、更完整地形成和确定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从加强学生对澳门地理环境认识以及瞭解澳门与祖国密不可分的地理联系出发,教青局委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结合澳门学校及教师的特点和需要,编辑出版《澳门地理》初中补充教材,支持学校地理学科的发展及提供合适的教学资源。最后,教青局在编辑出版《普通话教材》(高、中、低)的基础上,2019年与国家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合作编写澳门《普通话》教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