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近年来韩国对台政策新变化及走势

http://www.CRNTT.com   2023-08-08 00:10:12  


 
  一是1948年至1970年代的紧密合作期。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军队进入朝鲜半岛,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并先后帮助建立南、北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权,彼时的“中华民国”政府与大韩民国政府维持着紧密的政治与外交关系。1949年1月4日,“中华民国”与韩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华民国”也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国民党当局败退台湾后,韩国是第一个将其大使馆迁移至台北的国家。〔1〕此时的韩国与台湾当局基于共同的反共需求,双方保持紧密合作,除与台湾当局共同推动构建亚洲反共联盟,韩国还在国际场合公开表达对台湾当局的支持,譬如1950年1月6日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韩国总统李承晚公开批评“英国的行为是作为自由世界大国不负责任的表现”。〔2〕

  朝鲜战争爆发加剧了全球冷战的紧张局势,也使得美国、韩国与台湾当局关系更加密切,台湾当局和韩国共同配合美国在东亚地区执行“反共产主义路线”。韩国与台湾当局在朝鲜战争期间维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1950年6月30日,朝鲜战争爆发五天后,台湾当局就公开宣布将援助韩国三个陆军师以及二十架飞机,然而美韩都拒绝了这一提议。〔3〕尽管台湾当局没有直接派遣军事力量介入朝鲜战争,但依旧为韩国提供物质援助,〔4〕此外台湾当局还在朝鲜战争期间派出许多情报人员赴韩进行心理战,以便加强台湾和韩国军事上的相互支持。〔5〕

  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台关系更加密切,1953年11月27日,时任韩国总统李承晚“访问”台湾,次日韩台双方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反共的共同立场,倡议建立亚洲“反共联合阵线”。1954年6月15日韩国与台湾当局、菲律宾组建亚洲人民反共联盟(Asian Peoples' Anti-Communist League, APACL)。〔6〕共同的反共目标使得这一时期的韩台关系进一步走近,双方互称为“兄弟之国”,韩台双方政府高级官员经常互访,如1966年韩国总统朴正熙访问台北,同年蒋经国应邀访问韩国等。除此之外,韩台还签署了多项双边协议,如1961年签订《大韩民国与“中华民国”民间贸易协定》、1964年签订《大韩民国与“中华民国”友好条约》、1965年签订《大韩民国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间文化协定》等。〔7〕

  二是1972年至1992年的政冷经热期。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苏对抗进一步加剧,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尤其联合国第26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许多美国的盟友国家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交。韩国因应形势的新变化,开始从外交上寻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突破口,1973年6月23日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发表特别宣言(或称《和平统一外交政策的特别宣言》),声称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下,韩国将向包括苏联和中国在内的所有一切国家实行“门户开放”政策。〔8〕同年10月,韩国外交部请荷兰外交官带口信给中国:韩方有关中国的基本立场已在6月23日的特别宣言里提到,韩方愿意首先消除对中国的敌对观念,希望从文化、体育、经济等可能的方面逐渐改善、扩大双方关系,表示愿意随着中国对韩国的态度而调整其对台政策。〔9〕为展示诚意,韩国避免与台湾当局扩大政治关系,对台关系侧重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10〕但由于当时的冷战气氛和东西方冷战对峙,中韩两国缺乏必要的瞭解和基本的互信,此外维持与朝鲜的传统友好关系关乎反苏统一战线的构建以及中国周边和平稳定,因此中国对于韩国方面释放的种种改善关系的意思表示,都未能作出积极反应。〔11〕进入20世纪80年代,全斗焕政府上台后更加积极推行“北方外交政策”,谋求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在与台湾当局关系处理上更加慎重,譬如1984年3月韩国拒绝台湾以“中华民国”名义参加在汉城举行的亚洲青年篮球赛,台湾代表队在抵达汉城金浦国际机场后即刻返回以示抗议,双边外交关系严重恶化。〔12〕韩台政治关系在这一时期逐渐降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