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台湾2024选择的评估

http://www.CRNTT.com   2023-08-12 00:00:30  


 
  将理论演绎运用到中美台之战略三角中,则现实条件使得理论状态出现变种:中美之间于台海区域相对均势的权力分配,与中国大陆对于统一坚定的决心,使得台湾如选择“对美方之侧翼角色”不一定带来安全与影响的兼得,安全可能终失之于两岸战端,而所谓影响力获得业已被近几年不断减少之“邦交国”证伪。其次,如选择“兼顾大陆的避险伙伴”,虽然摆脱了因过度依赖造致的主体性丧失而在平衡中获得了自主,但其避险成功需要真正兼顾到大陆方面的核心诉求即统一议题,不能回应统一议题则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进程始终难以有坚定的基石,台湾的安全始终难以有根本的保障。而中美之间已成对峙的博弈态势,也使得台湾如选择“中美两强之枢纽”角色的操作难度更大,对于环境、技巧乃至心理因素的考验更重,而其在两强对峙中如能保持枢纽地位其利得亦是更大。由此审视台湾所可能的三个角色选择:由“对美方之侧翼角色”到“兼顾大陆的避险伙伴”再到“中美两强之枢纽”三种角色上,其操作的复杂度是递增的,避险伙伴长期化需要回应中国大陆之统一议题,而枢纽的取得亦取决于中美关系大环境。而与之相应的受益亦是递增的,其中侧翼的理论受益即所谓安全与影响的获得,更是不具备现实约束所决定的变现可能,反而可能是两者的“全输”。考察选项所具备是思维成分,则与之相应的是感性成分的递减与理性成分的递增,这也即是民进党选择侧翼角色能获得民粹基本盘感性认同的原因所在。

  关于生存问题之解决方案的效用评估,即审视选择的结果是如马英九所言之战争与和平的对决,还是似赖清德所言为民主与专制的对决,经过上述的分析则愈发清晰了。如前所述,台湾可能的可选项在于“对美方之侧翼角色”“兼顾大陆的避险伙伴”与“中美两强之枢纽”三种角色。马政府选择的是第二种角色;其他台湾当局任内皆是第一种角色;而第三种枢纽角色唯有马政府声望高涨及中美和缓期之时才作出部分试探。如马英九一度所言之签署两岸和平协议,唯可惜的是任内后续声望下跌未能落实。

  2024台湾大选的选择,无非是“对美方之侧翼角色”与“兼顾大陆的避险伙伴”两种现实性选项,而“对美方之侧翼角色”在中美两强对峙的情况下如前所述,其理论上之受益即所谓安全与影响的获得,不具备现实约束所决定的变现可能,反而可能是两者的“全输”。不但存在被利用、被牺牲、被交易,乃至被出卖之风险,亦可能迫使大陆在时间压力下提前摊牌,这也就是马英九先生所言之战争与和平选择的现实机理所在。而对于赖清德的所谓民主与专制的选择,大言所谓“香港化”,一来其有意扭曲了两岸统一前景的目标状态,也扭曲了香港“一国两制”的本然面貌;二来,台湾的统一进程逻辑上于战略三角之角色演进上,是遵循“对美方之侧翼-兼顾大陆的避险伙伴-枢纽-兼顾美国的避险伙伴-对大陆之侧翼”的角色提升演化的。台湾对统一议程的深度参与逻辑上只存在于后三种角色身份中,此次2024之选择无涉于这几种角色可能。而经过上述“问题-主体-方法-效用”的四段论阐释,则台湾此次2024选举之主题可得澄清。

  三、选项的特殊性:名分秩序结构与内战关系结构

  审视蓝绿双方提供的选项方案,当下最突出的两岸路线论述分别在于蓝营的“一国两区”与绿营的“互不隶属”;显然绿营的论述为“违宪表达”,而蓝营的论述遵循了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法”。可以发现,两岸关系没有如此复杂而不可抗,只是民进党当局愿不愿意“行宪、尊宪”的问题。“毁宪”与“行宪”的矛盾,事实构成台湾内部两岸路线的主要矛盾;民进党一意“毁宪”,无论或明或暗,造致的是台湾内部的撕裂与两岸关系的崩解;两岸关系春暖花开,台湾真正民主巩固,亦取决于此“中华民国执政党”能否“行宪、尊宪、护宪”;可以说只要台湾守住其宪制规定的立场,作出符合其宪制规定的两岸关系定位与表述,台湾即可在和平与战争的选项上作出正确的选择。而倘若以此“宪法”审视统一议题,则其是载入宪制序言表述中的,譬如厦门大学刘国深教授业已指出,两岸领土和主权至今并未分隔,一个中国是现状。这个意义上的两岸统一实际上是维护存量的问题;而两岸统一也存在增量问题,即结束政权对抗和政治对立,重建两岸共同政治秩序的问题。按照“一国两制”精神,台湾地区现有存量将基本上得到保留,至于增量部分也将与台湾各界协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