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当前中美互动升温的背后

http://www.CRNTT.com   2023-11-26 00:01:53  


 
  以往,全球性危机常常成为中美在全球治理诉求下推进战略合作的契机。例如,小布什时期,中美因反恐合作进入“建设性合作关系”,开展前所未有的功能性合作。奥巴马时期,中美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取得重要成果,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战略关系”。然而,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经过全政府、全社会、全领域的政策动员,对华“威胁认知”发生巨变,对华合作面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不能与以往相提并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全球治理合作被置于对华竞争的框架之下,中美关系很难回到以战略性合作为主导的关系状态。

  无论怎样,国际社会过去三年多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所经历的大国合作缺失、全球治理体系局部“塌方”等教训告诉我们,大国之间的合作也许是靠道德或制度约束来产生,但它根本上是各国人民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应当是人类学习能力进化的产物,是国际政治向前演进的结晶,是让国际社会有序运行的常识和本能。大国合作的重要性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理论或逻辑推理来证明。⑪中美有责任通过双边合作来推动全球多边合作,这反过来也能扩大中美关系的空间和功能,约束中美关系的竞争面。

  三   、前景展望

  下半年来中美互动升温的态势表明,尽管美国对华竞争战略已定,但中美仍有共同利益,在近期找到了和平共处的方法,其理当进一步助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特别是要看到,当前中美关系氛围的改善有美国重新评估对华政策、调整战术、中国运筹中美关系主动性上升以及国际体系制衡等深层次和结构性因素,这决定了双边关系阶段性稳定的局面有可能在未来维持一段时期。

  未来一段时期美方发展对华关系的框架可能包括:一面通过加码制裁、干涉内政、联盟制华的方式阻止中国崛起,另一面在对美国有利的领域展示合作姿态,避免走向对抗,确保经过长期竞争达到“竞赢”中国的目的。并且,合作的轨道已从属于“竞争”,合作的空间显着收窄,与其说是美方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不如说是美方面向它所希望争取的国际观众、盟友、伙伴的合作。对中方而言,要接受双方高层互动并不足以从实质上改善中美关系的现实。

  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美国国内政治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从总统大选看,拜登已正式宣布竞选连任,现在将是2024年选战消耗掉他全部政治资本之前与中方互动的最后机会。当前互动取得的任何进展和成果,都可以成为拜登在选战中随意撕毁的“价签”,以展示对华强硬。当前,拜登政府基于民主党的政治理念,在气变方面寻求对华合作,但共和党与化石能源利益集团关系密切,若赢得2024年大选,很可能推翻中美气变对话的势头和成果。从国会选举看,国会两党议员一贯在对华政策上比狠斗硬,在大选中“谁也不能输”的心态更强烈,可能会对中美关系造成更大的破坏性作用。从外交看,鉴于美国特殊的政治生态,很多国家可能会和中国一样,担忧与美国对话合作的可持续性,因为毕竟等到下一次选举,一切会从头再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