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弘扬黄帝文化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http://www.CRNTT.com   2024-01-31 14:44:13  


 
  二、黄帝文化是加速两岸文化融合的重要抓手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创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④黄帝文化是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加速两岸文化融合的重要抓手。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台湾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根脉的滋养中必将更加枝繁叶茂、焕发光彩。

  (一)传承黄帝文化凝聚两岸骨肉同胞的民族认同

  黄帝是中华各民族公认的共同祖先,是两岸同胞共有的集体记忆和民族记忆。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离不开对黄帝文化的认同与弘扬。在共同缅怀和祭拜黄帝的过程中,两岸骨肉同胞的民族认同会不断凝聚和加强。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格象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始祖文化认同,认祖祭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形态。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黄帝作为民族始祖,带给两岸同胞的不仅仅是血脉上的认同,更是中华民族尊崇的神圣精神文化符号和凝聚力、向心力的象征,让两岸同胞有共同的归属。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是不可否认的传统。源于黄帝文化的共同根基,两岸同胞应该通过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连接,弥合因长期没有统一而造成的隔阂,增进骨肉亲情,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弘扬黄帝文化巩固两岸炎黄子孙的国家认同

  黄帝是华夏社会秩序的最早建立者和维护者,更是中华民族大一统文化的开创者。在统一、兼并战争过程中,黄帝将众多部族融合成为一个相互合作与互利共存的部落联盟体甚至国家雏形,这为中华民族政治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开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融合、大统一、大发展的历史新时代,深刻地影响此后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⑤

  由黄帝对远古部族治理经验所形成的政治智慧,成为中国治理文化的滥觞。治理官职与史官制度构成了中国早期国家上层建筑的基本要素。黄帝依靠部族政权所从事的官制建设,开启了中国远古政治文明的曙光。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自黄帝时期开始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

  台湾同胞崇敬祖先、爱土爱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两岸炎黄子孙应感恩先祖、不忘归属,交流互鉴、对话包容,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育后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巩固爱国主义传统。

  (三)发展黄帝文化促进两岸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

  黄帝文化使两岸同胞的原始记忆有了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还需要不断发展。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以黄帝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两岸同胞应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黄帝武功文治兼备,其统一治理远古部族所形成的政治智慧,成为中国治理文化之滥觞。以政治文明为主要特征的黄帝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之源头,也是中华文化之根基。黄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优秀、最核心的一部分,是两岸中国人最值得自豪和传承的文化内涵,并需要在两岸文化融合中弘扬和发展。

  文化发展需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两岸同胞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遭遇和变迁,选择过不同的道路和制度,但在历史横截面上,正在共同面对新的时代。只要是对两岸同胞未来发展最有利的治理方式,两岸同胞就应努力追求,争取实现。以黄帝文化为根基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两岸中华儿女提供了无穷的正能量。两岸同胞需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黄帝文化,加速两岸文化融合,巩固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三、黄帝文化是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根基

  回顾5000年前,黄帝面对中华大地的分裂与战乱,文治武功,恩威并用,不仅合和万国,海内归一,完成对众多部族方国的统一,而且开创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先声。这既是黄帝的历史功绩,也是当时百姓的共同心愿。民心决定历史走势。“吾受民命于天,爱民而民不死,吾位不亡。”(《黄帝四经·十六经》)当前形势可与之类比。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大势所决定,更因为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

  (一)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根脉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需要进一步加强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这是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需要,更是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需要。在构建过程中,要传承黄帝文化的进取精神和无畏气概,最大限度发挥两岸同胞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开创前无古人的事业,维护两岸命运的根脉。

  求变是黄帝文化中的显着特点。黄帝处于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转折期,同样面临前无古人的纷繁复杂形势。在时代的变局面前,求变文化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大胆寻求突破,立足历史潮头。黄帝文化表现出惊人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在物质、精神、制度等文明领域大放异彩,取得丰富成果,为天下百姓带来和平安宁、生产提高与生活幸福,使人类演化进程大幅提速,并拉开中华文明的序幕。

  史载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包括制度、礼法、历法、兵法、货币、文字、医药、舟楫、音乐、宫室、鼎甑、衣冠等30多项,涵盖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特别是典章制度方面,对职官、监督、等级、明堂等诸多制度建设提出大量前所未有的设计。”黄帝开创性地以云纪官,设置“五云官”,“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史记·五帝本纪》)云纹图案至今流行。

  当前中华民族再次面临史无前例的历史巨变。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里,台湾同胞不能缺席。两岸同胞应该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共同传承黄帝文化的求变与创新特点,共同协商进一步加强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方案,特别是制度方面的设计。求变文化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已有的思维和模式,不能落后于时代演化的步伐,要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开两岸之太平,创万世之基业。

  (二)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灵魂

  国家统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两岸民众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幸福。两岸同胞是骨肉亲人,亲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久久为功,必定能达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也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条件。心灵契合只能施德治以教化,不能凭武力而强制。即使武力统一,仍需恩德治理。

  奉道、崇德、尚中是黄帝文化中的显着特点。“畏天、爱地、亲民”(《黄帝四经·十六经》)是天道的要求。修德、施惠、教化是德治的根本。中道、适度、合作是尚中的做法。两岸同胞有敬天爱地、看重亲情的共同文化传统,有重视教育、奋发向上的共同价值理念,有交流包容、善意合作的共同历史经验,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重拾黄帝文化的优良传统,重新理性互动,增进认同互信,解决政见分歧,加深心灵契合。

  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黄帝文化有着广泛的社会功能,诸如民族凝聚、精神激励、价值整合、行为规范、人格塑造、文化传播、历史资鉴等功能。两岸加强心灵沟通、加速文化融合,建议先从共同弘扬黄帝文化做起,从天道、德行与合作反省自身与认识对方,从源头和灵魂寻找共同点和发力点。

  (三)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基石

  合众是黄帝文化中的显着特点。合众要求相容并包、求同存异、多元并存、共同发展。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合众文化的体现,也是两岸同胞的共同使命和艰巨任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将使两岸同胞共享一个伟大民族和国家的尊严和荣耀,以堂堂正正、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为骄傲和自豪,让炎黄子孙后代在祥和、安宁、繁荣、尊严的共同家园中生活成长。

  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让世界人民瞭解和尊重中华民族文化,让中华民族文化在新时代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是建设和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必然选择。

  继承和弘扬黄帝文化,是因为黄帝文化能够与两岸同胞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相通,能够对全民族的价值观念产生统摄和升华作用,能够对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产生激发振奋作用,能够对人们的行为操守产生榜样示范作用,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向心力与战斗力,推动华人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议两岸民间研究和弘扬黄帝文化的机构与社团组织加强联结与整合,共同在国际上宣传和推广黄帝文化,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瞭解黄帝文化的精华,认识和赞同中华民族的思维理念与行为方式,理解并支持中国政府的政策方针与国际倡议。黄帝文化国际传播有四个重点:1.文化理念;2.历史考证;3.风俗传统;4.目标应用。为此,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做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赓续历史文脉,复兴中华伟业,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注释:

  ①徐光春,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 7 期。

  ②马平安,黄帝文化:中华文明的奠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2年第8期。

  ③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6月2日。

  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26日。

  ⑤马平安,中国式现代化的黄帝文化基因,《协商论坛.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专刊》。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11月号,总第311期)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