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 
中国制造业大量企业倒闭陷入危机

http://www.CRNTT.com   2008-12-16 00:05:23  


 
  高低结合的中国战略

  一提到产业升级和转型,很多人就想到高科技,认为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夕阳产业,应该全面淘汰。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很多人想起美国经济,就想起微软、Google或金融衍生工具,但事实上,一系列数据显示,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产出几乎占全球产出的1/4。1987~2005年间,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了94%,而其他部门的生产率只增长了38%。在过去十多年中,制造业在美国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虽没有变,仍为约20%,但美国制造业的面目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采纳新技术的步伐不断加快。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资助的研究显示,早在199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计算机局域网、即时库存管理等技术在美国制造行业中的普及率均已超过50%。目前,美国制造业产品中有12%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出货,在所有工业部门中比例最高。2002年,美国国家先进制造联合会的一份报告认为,制造业仍是美国经济增长中最强劲的“发动机”。

  制造业在90年代的复兴,对美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最直接贡献体现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制造业本身不仅是高新技术的“消费者”,更是技术创新的“投资人”。1990年代后期,美国制造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增长速度超过了服务业,在工业界总研发投入中一度占据了80%的份额。整个20世纪90年代,美国制造企业在信息技术上投资数千亿美元。制造业成为这一时期美国奔涌的高技术产业大潮背后的驱动力。

  而日本、德国、法国等经济强国,无不拥有非常先进的制造业。日本在中国投资生产的多是日本人自己不做的东西,这些部分转移到中国来,日本的工人们就可以腾出手来从事科技含量领先而附加价值更高的产品。因此他们根本不担心中国由于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产量上的压力,他们安心于质量上的领先和技术上的超前。

  当然,从造鞋、造衣服直接跃升为造电脑或做金融,这样的成功经验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对中国而言,现实的做法是立足制造,在保留一定数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要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实现在产业链上的提升。未来仍然会有大量企业制造衣帽玩具,但应该有部分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和独家技术,有相当部分企业从事医疗器械、机床、飞机等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这样一种立体化的制造业格局,才是中国未来的努力方向,

  对于中国来说,不能放弃制造业的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就业,因此多数地区仍然要尽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学家樊纲就认为,中国要不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是一个应当予以肯定回答的问题。有人认为世界制造中心是贬低了中国,中国应当成为科技中心。但是,即使中国成为科技中心,也还必须是制造中心,否则,几亿农民进城干什么?中国一定要好好做一个制造业大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