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富士康是“替罪羊”?

http://www.CRNTT.com   2010-05-18 08:32:38  


富士康开始建立一整套心理健康制度,图为员工在“宣泄室”里敲打橡皮人发泄。据称,富士康还允许员工将领导的照片贴在上面敲打。(图片来源:南方周末)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人文关怀”是管理上线不是底线 
 
  据一些接受媒体采访的富士康前员工回忆,富士康内部“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员工关系冷漠”,富士康虽然企业精神“非常严谨”,但企业文化冷漠,“对员工精神生活却关注不够”。据此,不少声音指出,富士康频频发生命案,源于缺少“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 
 
  然而,所谓“人文关怀”的指责,未免过于宽泛。在企业管理中,如何体现和具体化“人文关怀”难以衡量,对于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企业来说,追求“人文关怀”是企业文化构建的上线而不是底线。据富士康的新闻发言人刘坤介绍,迫于层层压力,富士康在疏解员工心理压力方面不得不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开放了“心灵港湾工作室”供员工进行心理辅导,甚至设立了“宣泄室”:“公司管理层都愿意把自己的照片,套在假人上,供员工们发泄。” 
 
  管理模式在基层执行时“出现变形” 
 
  在对2009年“孙丹勇事件”的观察中,不少公众感觉到,富士康的基层管理往往不如公司总体原则中所描述的整整有条。基层管理,也是富士康员工最缺乏安全感的一环。今年1月富士康跳楼员工马向前的姐姐马丽群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基层干部,不尊重我们员工的自尊心。有时候骂你都很正常。”她还称,富士康的员工手册和规定的管理方法“是很好的”,但到了基层管理就很混乱。 
 
  对此,富士康工会负责人和第三方研究机构人员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在富士康内部,“独裁为公、奖罚分明”是这家台资企业能够成功的重要策略,但这一管理思维到了中层和底层员工之间,却在传导中遭到了变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