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民进党能突破两岸政策调整困局吗

http://www.CRNTT.com   2013-04-21 00:47:36  


 
  (二)转变的局限性

  1、党内“独派”势力的压力。民进党依然受到基本教义派的捆绑制约,并且民进党的“台独”主张已经被制度化,很大程度上属于理念和信仰层次上的,弃之不用很难做到。谢长廷大陆行回来,遭到了早就预料中“独派”的鞭笞踏来,谢俨然成为民进党的“叛徒”,“独派”本就不能容忍他的大陆之行,更不能容忍他认祖归宗时的泪水。谢也在这种压力下选择了沈默,在确认民进党不可能因为自己的大陆行掀起两岸政策辩论的情况下,也放弃了对“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委的争夺。但不放弃“台独”立场,民进党就不可能转型,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也不会有实质性改变,最终陷于“工具性思维”和“策略性调整”的实用主义。⑨

  2、党内争论有余但共识不足。自苏贞昌在刚成立的“中国事务委员会”上自任会议召集人后,民进党内的两岸政策讨论就像盖棺定论一般被消声。谢长廷在成立仪式后黯然离去,为长达半年多的两岸政策争论画上了句号。苏贞昌自然没有权力禁止党内同志继续探究这个问题,但是争论的停息,显然是民进党党内无共识造成的。虽然党内要求检讨、调整大陆政策的呼声颇高,认为大陆政策的检讨、调整已是势在必行,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但是各执一词与各说各话,终究难以形成推动检讨、调整大陆政策的合力,也无法真心、认真去推动,甚至会使得检讨、调整工作处处受阻。⑩

  3、党主席失去派系“共主”地位。2008年大选失势后,民进党主席的位子变成了烫手山芋,伴随着陈水扁的锒铛入狱,党内一时无人敢于接任主席,最终在各方派系力量的妥协下,蔡英文这个白领式的技术幕僚升任党主席。当然,凭藉着清新秀丽的形象,她领导民进党挽回了节节败退的民望,也享受了“五都”选举后长时间的追捧。但是没有人否认她的主席位子是派系折中的结果,民进党主席作为派系“共主”的权势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被分散了,陈水扁担任党主席时的号令四方已然不复见。苏贞昌虽然在68.62%的高投票率下成功当选,但是他得票率却仅为50.47%,创下自1998年党主席直选以来的党魁得票率历史新低。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贞昌在面对多样诉求,并在党内派系共治的传统下,展现魄力,形成合力,带领民进党走出一条新的可行之路,只能说难度相当大。⑪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