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为何中国人比美国德国人更反感“拼爹”?

http://www.CRNTT.com   2013-07-25 10:58:56  


“拼爹”确是“人之常情”,称之为全球现象不无道理
  中评社北京7月25日讯/不久前,国内某知名报纸发文称“德国也拼爹,美国白手起家者凤毛麟角”,引得网友纷纷吐槽。23日,该报又刊文,认为“与其羡慕别人拼爹,不如趁早好好奋斗”。

  虽然两篇文章所提到观点不无道理,“拼爹”也确属“人之常情”,并非中国独有。但问题是,这种“人之常情”为何在中国遭到了如此巨大的反感呢?

  ■ “拼爹”确是“人之常情”,称之为全球现象不无道理

  父母都希望“孩子过上比自己更好的生活”,奋斗很大程度就是为了家庭和孩子

  基于生物学原因,血缘无疑是人类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皇帝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好皇帝,将军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好将军。在人类社会中,这确是人之常情。进一步说,“爹”其实也是一种社会资源,而拥有这种资源并不可耻。人与人之间就很难在一条起跑线上竞争。一个优秀的“爹”能给孩子更多,这无可厚非,“期望每个社会个体之间实现绝对公平,完全没有拼爹”,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所以可以说,只要有人,就会有“荫蔽”,就会有“拼爹”。

  而放眼世界,各国也确实都存在“拼爹”、“拼家底”和“拼关系”的现象。在美国,拼爹甚至就是“美国梦”的一种延伸。“美国梦”鼓励人奋斗,而父母奋斗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家庭和孩子,希望辛勤工作可以让孩子过上“比父辈更好的生活”。在日本和中国台湾,所谓的“世袭政治家”甚至成为了社会现象。德国经济研究所研究也发现导致德国民众的收入不平等,有40%的原因是家庭背景差异。

  不过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压力的陡增,“拼爹”给民众带来的痛感却变得更强

  2012年10月的《彭博商业周刊》曾援引皮尤基金会的数据,发现在美国,出生在最贫穷20%家庭的孩子中,有40%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脱离父母所属的收入阶层,而出生在最富裕20%家庭的孩子,保持其所在阶层的比例是40%——这一比例是人们普遍预期的两倍。家庭背景优越的人往往成年后收入也更高,而皮尤认为这种“拼爹”将导致社会收入结构的僵化。

  这种僵化并不是特例,在中国、日本和德国等等国家都存在。而现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又加剧了这种僵化带来的痛感。随着科学技术对生活影响不断深入,一个人需要付出更大努力,从事更有创造力的工作才能在空前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而在本就如此惨烈的竞争中,“拼爹”因素带来的收入僵化,无疑会进一步加剧民众对未来的忧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