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亟待摆脱投资碎片化 | |
http://www.CRNTT.com 2014-10-31 08:49:55 |
无独有偶,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公布的《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2013)》称,按照传统统计口径,中国将在2025年进入深度老龄社会,2035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不过,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正受1963年生育高峰和女性50岁退休政策影响,在2010年即提前15年进入深度老龄社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2013年后,难以维持3∶1的赡养比;可能提前20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经济参考报发表时评人张平文章表示,如今,很多人面临“未富先老”的尴尬境况。一个严峻的现实是,目前社保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0%左右,而企业年金大多数公众基本很难享受,老年生活的保障,个人自筹养老金也就成为了大多数人的主要出路。然而,目前中国养老问题却面临三大困境: 首先,养老金分配不公造成贫富差距。机关公务员养老水平高于事业单位,大多数国有企业员工的养老水平也要高于事业单位和私营企业员工,而事业单位要高于私营企业员工,占绝大多数人口的中小企业员工享受的是最低限度的保障水平,这进一步加大了老龄人口的养老贫富差距。 再者,对于大多数低收入的劳动人口,他们在年轻时往往负债累累,最主要的是房地产按揭贷款,很难让他们积累起商业性的养老资产,导致他们的养老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最后,养老金的投资管理碎片化现象严重。不仅是各地方各自为政,而且养老基金收入根本跑不赢真实的通胀水平。正由于统筹层次低,管理碎片化,不能集中资金进行再投资,进行保值增值,养老金被闲置。 文章指出,中国正快步跑向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基金又存在着较大漏洞,若仅是靠延迟养老金发放年龄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一方面,延迟养老金发放年龄,对于脑力劳动者而言,会极为支持认可,但是对于身体欠佳急需早点退休的人来说将是利空。另一方面,延迟退休年龄,将会使年纪大的人退不下来挤占就业岗位,而新人又无法参加工作,使得年轻人无法充分就业。更为关键的是,就算把退休年龄延后,省下来的这点资金也是杯水车薪而已。 文章认为,中国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所面对的养老问题并非无解,关键是:其一,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社会保障领域的财政投入,多拿些钱解决民生问题,而不是项目投资;国企央企可以减持部分国有资产,以及上缴部分企业红利,补充社保基金的不足。其二,让事业单位人员也参与到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队伍中来,可采用新人新办法,旧人旧办法的模式,这样可以增加养老保险缴纳群体的队伍。其三,社会养老保险不能光躺在银行里面生息,应该投资国债、城投债等,以争取跑赢通胀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