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清理影子银行为货币宽松创造条件 | |
http://www.CRNTT.com 2015-01-20 09:36:04 |
演变为“影子银行”的主要途径 中国证券报发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文章称,所谓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商业银行(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这项业务之所以出现,主要因为1996年颁行《贷款通则》对贷款人进行了严格限定,一般企事业单位不能直接从事贷款业务,由此导致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借贷需要通过商业银行来完成。 现有监管体制下,委托贷款算是银行的一项表外业务,既不占用银行的信贷额度,也不产生对风险资本的要求,监管成本极低。这样一项业务的本意,只是为便利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长期来的规模也相对平稳,2009年之前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一般在5%左右,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之后,随“影子银行”的兴起,委托贷款增长开始加速。不过,委托贷款真正繁荣,还是在监管部门着手清理“影子银行”之后。早前各种通道业务相继被围堵之下,委托贷款开始摇身一变为“影子银行”的当家花旦。 从绝对数额看,2011年,委托贷款累计新增1.3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48%;2013年累计新增2.55万亿元,同比增长97%。2014年委托贷款的累计发放额2.51万亿元,与2013年大体持平。但考虑到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有一定萎缩,委托贷款在社会融资中的占比还在继续上升,从2013年底的14.75%,上升到2014年底的15.25%。分月度来看,2014年12月的新增委贷为历史最高,达到4582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规模的27.11%,而当月新增的人民币贷款才6960亿元。在实体经济低迷、融资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委托贷款逆势扩张显然脱离了正常的方向,而演变成了“影子银行”的主要途径。 与其他“影子银行”发展的逻辑相同,委托贷款异常繁荣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从融资需求方讲,实体经济经营日趋困难,一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以及受现行调控政策限制的行业(如地方投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以及高能耗行业等),难以通过合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需要借助各种游离于监管之外,或监管稍弱的渠道。其二,从资金供给者而言,部分资金充裕或融资渠道较广的企业,在实体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委托贷款来拓展收入来源;其三,从银行的角度,由于受信贷规模限制、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约束以及贷款投向等多因素影响,通过委托贷款(事实上可能是自有资金放贷)绕道表外,可以降低监管成本,这与早前盛行的各类通道业务在本质上并无二致,核心仍在于监管套利。由于委托贷款的爆发式增长背后是“影子银行”的卷土重来,其过度发展可能蕴含的危害也大抵相同,既不利于经济改革与结构调整深入,也使相当规模的潜在风险游离于监管之外,得不到应有的管理。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