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性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央行在不作为

http://www.CRNTT.com   2015-02-23 09:48:06  


货币政策中性幷不意味着央行无所作为,或者刻意矫正。
  中评社北京2月23日讯/去年十月非对称降息以来,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放松节奏上一直偏于谨慎,市场对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也屡屡被打折。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要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因此去年降息过后中国央行官员也表态当前货币政策仍属中性。但随着各种花样翻新的“注水”,央行对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呵护,让市场形成了愈益浓厚的宽松预期。市场的倾向性诠释本无可厚非,降息既出,遑论“中性”?经济下行,怎能谨慎?直到降息两月之后,降准再次来临,才终于给了市场一份意料之中的“惊喜”。

  此时再言货币政策中性,似有不合时宜之嫌,但恰恰是货币政策决策逻辑可能已然生变。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在对增长前景和通胀走势的评估上,央行有着与市场不同的视角。正是这种不同,造成了货币政策貌似宽松,实则偏中性的基调,也造成了市场预期与央行实操间的错配。

  和讯网刊登国信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钟正生文章分析,如何理解当前货币政策的偏中性特质呢?

  中性货币政策有两层含义:一是实际利率中性,降息旨在应对通胀下滑;二是基础货币总量中性,流动性注入只为弥补缺口。前者说的是价格工具中性,后者说的是数量工具中性。

  在中国央行看来,当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软预算约束平台的高负债率带来了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对其他经济主体的金融资源形成挤占。而财政和其他方面改革尚在进行当中,难以指望这些经济主体自发地削减债务,因此需要央行维持中性偏紧的货币环境去倒逼去杠杆。如果重现2009年的宽松货币环境,那么杠杆率攀升势必会卷土重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4年上半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发言中表示关注中国企业部门的高杠杆率问题,并提出“是不是在这方面信贷如果继续扩张的话,会使这种杠杆率进一步提高,这是值得大家担忧的一个现象”。可见,央行一直有意淡化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就是为了避免债务的进一步扩张。

  2014年下半年以来,在经济增长动能日趋孱弱,城投和地产融资需求逐渐走低,高杠杆率的担忧有所弱化。同时,中国央行对软预算约束主体继续加杠杆的担心一直并未消褪。某种程度上金融去杠杆与实体去产能也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用新一轮刺激政策来掩盖和拖延去产能固不可取,用新一轮刺激来误导和激励重新加杠杆亦足堪忧。简言之,面对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和金融资源误置,央行更愿意保持货币政策的偏中性和融资规模的适度扩张。

  在偏中性的货币环境下,央行应该如何布局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呢?很简单,结构总量双轮驱动!用结构性货币政策来降低增量融资成本,用总量性货币政策来降低存量融资成本。

  结构性货币政策仍将挂钩信贷投放,降低增量融资成本。将流动性注入与信贷投放联系起来是2014年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突出特点。这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下行期银行惜贷情绪滋生,造成“宽货币”向“宽信贷”传导不畅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增量贷款成本。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