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人民币汇率进入新常态之后的国际意涵

http://www.CRNTT.com   2015-08-25 07:07:57  


志在成为全功能主导性货币的人民币,在迈向国际化的敏感时期所表现出的汇率波动,本身就是一种常态性的存在。
  中评社北京8月24日电/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几天,围绕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较大幅度波动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产生的联动效应令人民币轻松上了全球头条。

  中国证券报发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文章称,喜欢炮制阴谋论、货币战争论的好事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拼命营造全球竞争性货币贬值的血雨腥风景象,有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者干脆将中国央行的有关改革视作中国经济政策失败之后的疯狂之举。甚至有人喊出中国此番非要将人民币贬值10%不可,否则不足以刺激出口。等等。面对各种杂音,中国央行于13日上午召开人民币汇率改革吹风会,央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所谓人民币要贬值10%刺激出口完全是无稽之谈;3%贬值压力已释放,偏差校正基本完成;人民币仍然是强势货币,未来还会进入升值通道;而且中国对年内基本实现资本项开放有定力、有信心。事实上,央行官员讲话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趋于相对稳定。预计市场将很快回归常态。

  文章表示,人民币汇率发生的小幅波动即在全球产生如此大冲击,既说明早已今非昔比的中国经济所具有的巨大国际影响力,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逻辑框架下,全球经济的高度联动使得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的外部效应越来越敏感。试想,如果在20年前,中国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次性贬值5%,尽管也会产生市场波动,但影响面不可能很大,最多被主要贸易伙伴视作中国刺激出口之举。而今,中国已是全球最主要的制造业国家之一、最重要的贸易体之一,更是在金融领域具有很强后发优势与发展潜力的超级新兴经济体。在经常贸易领域,人民币的使用偏好最近几年急速飙升,假如中国主导的亚太自贸区能够如期建成,则一个超过5万亿美元贸易量的超级经济圈将赋予人民币很大的行为空间。何况西方一直对中国力推的“一带一路战略”保持着足够的警惕,认为这是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好杠杆。于是,在中国与美国的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方一直呼吁甚至要求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恪守承诺的中国确实很乖,人民币兑美元也一直保持升值之势。于是,疑似被美国战略锁定的人民币汇率越来越像是易纲副行长所说的僵化的、固定的汇率。而作为人民币汇率参照系的美元却成为美国保持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的力量工具。还是深谙国际金融竞争生态的易纲把话说得很明白,对于像中国这样的经济体而言,一个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肯定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更有利,因为一个有弹性的汇率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也是国际收支的稳定器,它会逐步调整一些不平衡,使得整个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的状态。

  文章认为,一国货币汇率,究其本质而言,是其所衡量的实体经济价值蕴含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动态变化。对主要经济伙伴而言,当然不希望人民币波动,他们最希望能够在较长时段内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化保持稳定的预期判断,这样便于国际产业与金融资本在华经营乃至套利。这也是主要经济体要求中国保持币值稳定的战略意涵之一。因此,面对此次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波动,国际社会立马变得不习惯,其实恰恰印证中国这些年一直施行的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所付出的代价是多么严重。

  志在成为全功能主导性货币的人民币,在迈向国际化的敏感时期所表现出的汇率波动,本身就是一种常态性的存在。作为代表十万亿美元经济圈、未来可能代表数以十万亿美元计的超级经济圈的价值符号,人民币迈入全球主流货币俱乐部,意味着全球经济和分工失衡的纠偏取得根本性突破。

  所谓的浮动汇率制、盯住汇率制,尽管表现形式不一样,但都反映出一国经济在全球分工的主动性或者依赖性。而所谓的均衡汇率,本质上决定用一国国际收支状况。过去,中国在汇率制度上不时被某些金融主导国敲打,并不是由于中国央行工作不力,或者中国经济外交水平不够,关键因素在于中国基于实体经济、贸易体量和金融发育的国际综合影响力不足以支撑中国走出独立的货币政策。众所周知,日元尽管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四大货币之一,但日元本身并未完全国际化。其背后的原因,除了日本高度依附于美国之外,还在于日本相对狭隘与有限的国内市场束缚了日元的行为空间。而起日本长期以来的岛国心态也是其货币难以被国际普遍接受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就相对衰落的英镑注定无法重铸昔日辉煌。

  文章指出,中国货币决策者非常明白,唯有有效的货币贬值才能真正提振出口,否则得不偿失。的确,当下的中国经济依然相当困难。依照近期在一些省份的实地调研,即便是过去一向保持经济活力的某些沿海省份,日子过得不错的企业也大概只占四分之一。而对那些出口导向的企业而言,人民币即便贬值5%,最多也只是下了一场小当量喜雨。或许,中国经济面临的暂时困难是中国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苦与痛。

  对广大国人来说,人民币早已是中国国力的名片。风物长宜放眼量,志在打造三边均势货币格局的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势必不时遇到各种困难与阻遏。而中国着眼的,显然不应是代表60余万亿元人民币(10万亿美元)经济圈的国内市场,而是未来可能代表100万亿元人民币(15万亿美元乃至更多)超级经济圈内人民币的影响力。这个过程注定坎坷,但只要保持足够的定力,以饱含国家智慧的战略战术去推动人民币超级经济圈的形成,意味着中国在完成本国工业化的同时,顺势迈入全球主流货币俱乐部,更意味着全球经济和分工失衡的纠偏取得根本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