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当前做好汇率预期管理更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6-01-23 08:34:15  


市场化汇率双向波动是常态。
  中评社北京1月23日电/2015年“811”汇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改革后中国资本外流情况加剧。新年伊始,外汇市场继续动荡。根据对2014年二季度至2015年三季度六个季度的国际收支数据分析表明,现在中国资本外流有国内经济偏弱、国际美元走强等基本面的原因,同时也有单边贬值预期造成的预期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的集中购汇的影响。加强市场沟通和预期引导,是深化汇率改革、维护市场稳定的关键。

  经济下行和美元走强是当前中国资本外流的基本面因素

  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文章表示,自2014年二季度起,中国开始出现资本外流,截至2015年三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资本项目连续六个季度逆差,预计第四季度仍然是净流出。导致中国出现资本外流的基本面原因,既有来自于国内经济下行的内部冲击,也有来自于国际美元走强的外部冲击。

  从内部冲击看,一是国内经济下行造成投资的风险溢价上升,资本流出增多。2014年9月就是因为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欠佳,导致境内外汇率差价跳升。随着中国经济调整不断深入,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舆论不绝于耳,这进一步增加了投资者的疑虑。二是国内经济下行导致国内财政金融风险释放,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投资风险重估。近年来,银行资产质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市场走势等问题,总是被市场不断炒作。三是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改变本外币利差和人民币供求关系。2014年11月央行同时降准降息,就触发了从当年底到2015年初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连续跌停。而美欧日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本币汇率大幅走弱的经验,进一步刺激了境内加速偿还美元债务和资产多元化配置。

  国际美元走强,一是带动人民币被动升值,造成对中国出口竞争力受损、人民币汇率高估的担忧。2014年初至2015年7月,美元指数累计升值了21%,国际清算银行编制的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分别升值了11.6%和11.3%。市场预期随着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美元进一步走强,人民币继续盯住美元有可能难以维系。同时,走出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多年负增长的通缩阴影,也需要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二是美元加息和升值的预期改变利差交易的条件,刺激国内企业加速偿还美元债务。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在全球宽流动性、低利率的环境下,由于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低波动率,导致中国境内机构大举对外举债,利差交易盛行。到2014年底,外币外债达到8955亿美元,较2008年底增长了1.3倍,其中美元债务占到80%,短期外债占比由58%上升至76%。而相当一部分利差交易未做套期保值,对于人民币贬值非常敏感。三是市场对美元升值周期经常伴随着新兴市场国际收支危机的解读,引发对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担心。2015年3月份,在美元指数强势冲击100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出现了大量预防性购汇,当月银行即远期结售汇逆差达到777亿美元。3月下中旬以后,随着美元汇率技术性回调,加之国内重申汇率维稳基调,二季度银行即远期结售汇逆差326亿美元,远低于一季度逆差1200亿美元的水平。

  “811”汇改前的资本外流主要受基本面因素影响

  文章分析,通常,当人民币汇率预期比较强烈的时候,境内外汇率差价会拉大,因此,境内外汇差可以作为评估市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替代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讲,离岸人民币市场(即CNH市场)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参照物,而且数据的可获性和连续性均有保障。

  2014年4月初至2015年6月底,境内外日均汇差57个基点,与2012年外汇供求基本平衡时期日均差价61个基点基本持平,显示人民币汇率预期基本稳定。这意味着2014年二季度到2015年二季度,正是观察基本面因素主导跨境资本流动的一个较好的时间窗口,或者说是一次较好的自然实验。

  2014年二季度至2015年二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口径的经常项目顺差累计3612亿美元,资本项目累计逆差1813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累计减少963亿美元。其中,资产项下净流出5326亿美元,负债项下净流入3313亿美元。可见,“藏汇于民”是前期中国资本外流的主要原因,反映了外汇资产由央行集中持有向民间部门分散持有的转变过程。截至2015年6月末,储备资产占中国对外金融总资产的比重为58.6%,较2014年3月末回落了6.8个百分点。

  同期,外来其他投资项下累计净流出1440亿美元,而之前的五个季度为净流入2785亿美元,这表明市场开启了美元利差交易平仓模式。但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和外来证券投资项下仍是净流入,同期负债项下总体仍维持净流入格局。

  汇改后贬值预期加大了资本外流压力

  文章称,“811”汇改,优化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其直接后果是8月11日、12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主要依据上日收盘价连续下调,市场交易价连续跌停。这引起了关于人民币加入竞争性贬值的市场恐慌,人民币贬值预期骤然升温。尽管当局采取了包括抛售外汇储备、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真实性审核等一系列维稳措施,但人民币贬值预期迟迟不能消退。2015年7月初至12月底,境内日均汇差352个基点,远高于此前57个基点的日均水平。其中,8月11日-12月31日日均差价更是高达440个基点。

  分析2015年三季度的国际收支状况,可以较好观察市场预期带来的影响。这一时期,国内经济延续调整、国际美元高位盘整,基本面因素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同期A股市场经历了牛熊切换,境内外日均汇差扩大至315个基点,人民币贬值预期陡增。

  考虑到剔除官方的国际储备资产后,中国对外净负债2万多亿美元,出于债务负担增加的担忧,市场天然对人民币贬值较为敏感。结果,三季度出现了资产和负债项下流出叠加,造成中国外汇储备降幅扩大。当季,资本项目逆差达到1491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减少1606亿美元。其中,资产项下净流出674亿美元,负债项下净流出817亿美元。

  负债项下由顺转逆的主要原因:一是外汇局统计的本外币外债合计减少1485亿美元,而上季还是增加51亿美元;二是国际收支口径的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净流入降至450亿美元,环比下降24%,为2010年以来最低;三是外来证券投资项下的股票投资净流出57亿美元,为2012年以来首现,上季为净流入150亿美元。

  关注单边贬值预期下集中购汇的行为

  文章认为,资本流动只是影响汇率走势的诸多因素之一,资本外流并不意味着本币汇率必然贬值。正如美国国际收支常年是“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如果只用经常项目赤字来解释美元的贬值、资本项目盈余来解释美元的升值,显然失之简单。中国现在正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旧常态进入“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新常态。这于中国其实属于一种合意的国际收支结构,有助于经济实现内外均衡。在这种国际收支格局下,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有涨有跌、双向波动将越来越常态化。

  目前中国基础国际收支状况依然强劲,不论是“藏汇于民”还是“债务偿还”,正常用汇都是有保证的。2014年二季度至2015年三季度,中国经常项目与直接投资顺差合计6754亿美元,较前六个季度增长26%。期间,只有2015年一季度和三季度,负债项下出现了大流出,外汇储备资产才出现了较大降幅,人民币汇率有较为明显的贬值压力。而其他四个季度,资产项下净流出,负债项下仍为净流入,外汇储备资产涨跌互现、小幅波动,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内外部基本面因素导致的资本外流,应该已经在资本项目由前期大量顺差转为逆差中得到了体现。现在只是因为市场一致性的贬值预期,造成了集中购汇的局面。反过来,外汇储备下降、资本管制收紧,又进一步加剧了贬值预期,刺激了更多的恐慌性购汇。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