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深度专访:杨伯江论半岛形势

http://www.CRNTT.com   2017-05-28 00:23:39  


 
  杨伯江:这里确实存在内在的矛盾性。即,对朝鲜来说,追求核武与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与合作进而自我发展经济,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但是,我想朝鲜有几个逻辑决定着它要继续这么做:

  第一,朝鲜认定美国是问题的关键。从冷战时代起,朝鲜与美国周旋多年,越来越认定只有“撬动”美国,才能有效改善整个外部环境。冷战后,朝鲜也曾尝试过它自己称之为“调整”的改革,譬如2002年“七一措施”,但随即,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10月访朝后第二轮朝核危机爆发,“调整”无果而终。朝鲜不断对美国展开“边缘性碰瓷”,说到底目的还是要触发美国的反应、然后进入一场交易,而不是玉石俱焚。但是,朝鲜采取的是开发核武器这样的极端手段,这就殃及池鱼,引发了严重的地缘安全风险。

  第二,自从冷战结束初期制造出第一轮朝核危机以来,朝鲜已经为核导发展做了大量的投入,现在可以说已经走到半路上,很难轻易回头。下的赌注越来越大,也就越发不会罢手。在技术角度上,它一旦搞了这个东西,就要不断通过试验来完善技术。

  第三,反过来说,在朝鲜看来,在美朝关系的现状下,如果朝鲜不进行核导开发,是否就会获得一个良性的外部环境呢?未必如此。站在朝鲜的角度,它或许是看透了、看穿了美国需要一个“捣乱的朝鲜”。因为只有朝鲜威胁存在,美国才能名正言顺地保持在日韩驻军,才能维持在东北亚的军事存在,保持对这个地区的战略掌控力。

  第四,朝鲜从自身经历、从某些国家的命运中得到了教训:不能轻信美国,不能轻易撒手核武器。美朝敌对几十年,相互信任值为零。1994年10月,美朝双方达成日内瓦核框架协议,但之后美方并没有忠实履行协议。当然朝鲜也没有。美国每年提供给朝鲜的50万吨重油迟迟不到位,共和党掌控的国会对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实施牵制。而且后来有美国学者撰文分析,克林顿当初与朝鲜签署框架协议本身就是权宜之计——他判断朝鲜政权撑不了太久。在此期间,中东有的国家放弃了核武器,但最后还是被美国“更迭”了。这些都给朝鲜以强烈的心理暗示——核武这张王牌一定不能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