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中评论坛:新时代的中日关系评析

http://www.CRNTT.com   2019-10-15 00:03:44  


 
  “知的外交”是主要指在国际交往中,努力通过官方外交、民间外交,以及涵盖两者的公共外交等各种形式和渠道,就彼此之间的重要问题进行人文知识交流,增进国与国、民与民之间的“知道”、“知识”、“知心”,以利逐步建立“知友”、“知交”、“知近”的关系。这对处在新老交替新时代的中日关系来说,尤为重要。

  “知的外交”在人文交流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从广义上讲,“知的外交”有利于在相互交流与增加真知的过程中,减少和防止误解、误判、误传,从而建立友谊的对外交往过程。从狭义上讲,中日之间开展“知的外交”可在外交或对外交往中,就国家之间历史遗留的重要而敏感的问题,通过理性对话沟通、交流切磋,瞭解和铭记共有的事实、道理和知识,逐步成为相互瞭解的知心朋友,志同道合地共同努力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例如,“知的外交”可以把国家之间历史遗留的领土纠纷、民族感情、规则认知等经常影响国际关系现实的问题,从高度的政治化、军事化、情绪化的思路和惯性,转向知识化、学理化、理性化。这是中日公共外交升华的可取方向。

  中日两国学者关于历史问题的共同研究便是一种尝试,作为其延续,钓鱼岛归属认知问题也可纳入共同研究范畴,从而使中日关系的航船得以绕开激流险滩与狂风恶浪,找到正确的航向。

  日本官方和媒体在涉及钓鱼岛的措辞能够较为慎重和克制。日本国民之所以对中国非常有意见,与日本在官方和媒体报道的措辞有关。例如,现在日方使用“中国公务船入侵日本领海”的说法。首先需要瞭解钓鱼岛列岛确实属于中国的相关知识;其次要正视中日两国存在钓鱼岛列岛归属认知的争议。如果日本政府和媒体说中国“入侵日本领海领空”,就会使日本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中国产生不满,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自然对中国没有“亲近感”。所以日方报道说“中国公务船进入钓鱼岛(日方称尖阁)领海”可以了。否则,假设中国媒体说“日本的海保船和飞机入侵中国的领海领空”,中国民众会对日本产生什么印象?中国老百姓肯定会感到日本是一个现实的威胁。

  关于东海合作开发问题,中日可以先就已达成合作开发意向的春晓油气田,考虑如何落实合作开发。

  王键:谢谢刘老师。刘江永教授是中国研究日本的著名学者,他对“钓鱼岛列岛归属认知争议”提出的建议很有意义。有时候同一件事,不同的说法就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结果和不同的社会反应。他还提出我们要搞“知的外交”,以及把一些政治化、军事化的问题变得知识化、理性化。这都值得我们共同讨论。接下来请长期从事对日工作、外交官出身的吕小庆会长发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