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台湾选举的若干规律探讨

http://www.CRNTT.com   2023-11-04 00:02:19  


  中评社香港11月4日电/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胜云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9月号发表专文《台湾领导人选举的若干规律探讨》,作者认为: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与两岸关系密切相关,选举结果深受复杂因素影响。从胜选角度观察,台湾“大选”大致有四条规律:一是候选人“维持现状”的意愿、能力与民众支持度正相关,候选人需在维护“台湾主体地位”和避免“兵凶战危”之间找到平衡点;二是确保本阵营基本盘是候选人留有胜算的必要前提;三是证券市场表现是执政党选情的晴雨表;四是美国不反对是胜选的重要条件。只要台湾选举政治的内外环境未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这些规律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文章内容如下:
 
  台湾地区有11项公职人员选举,其中“总统”选举(“大选”)最受瞩目,也最为重要。受岛内政治生态、选举制度等内外因素影响,台湾“大选”产生了一些规律性现象,比如:民进党和国民党轮流上台,每八年轮替一次,连任者为同一人,等等。但是,导致选举结果的因素要比形成的现象复杂得多,包括但不限于:候选人的实力、政策主张、竞选策略,所在政党的实力、政绩,对手的实力、政策主张和竞选策略,对手所在政党的实力、政绩,岛内各政治势力的整合分化,两岸关系和台海形势,外部环境尤其是外部势力干预,突发事件等,且各因素在不同“大选”中所占权重不尽相同。比如,“九二共识”在2012年“大选”中扮演了决定胜败的关键角色,但在2016年“大选”中的正向加分作用明显减弱。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选举,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与两岸关系密切相关,受外部干预影响更大。从胜选角度观察,台湾“大选”可总结出四条规律:一是候选人“维持现状”的意愿、能力与民众支持度正相关,候选人需在维护“台湾主体地位”和避免“兵凶战危”之间找到平衡点;二是确保本阵营基本盘是候选人留有胜算的必要前提;三是证券市场表现是执政党选情的晴雨表;四是美国不反对是胜选的重要条件。

  一、候选人展现的“维持现状”意愿、能力与民众支持度正相关

  自1996年台湾地区实行“总统”直选以来,受李登辉和民进党等偏“独”政党的刻意设置和渲染影响,统“独”议题较长一段时间是蓝绿阵营选战的必争之地。近些年,在岛内“去中国化”运动和选举政治的共同塑造下,统“独”之争热潮渐退,“维持现状”成为台湾社会的共识并不断强化,反过来对选举政治形成强大规制,并演化为“政治正确”的重要标准,这在2008年以后的重大选举中表现得日益充分。台湾政大选举研究中心、《联合报》和《远见》等机构跟踪调查显示,2010年以来,台湾民众支持“维持现状以后再决定”和“永远维持现状”的比例稳定在50%以上,倾向“独立”的民意总体上有所增加,但一般在12%-25%之间,且多为“维持现状后再‘独立’”。在两岸关系比较紧张时,倾“独”民意会向“维持现状”回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