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月刊:台湾渔业发展瓶颈及两岸合作途径

http://www.CRNTT.com   2024-01-07 00:02:10  


 
  另一方面,岛内选举政治下,执政党为拉选票多关注渔民短期诉求,渔业发展缺乏长期科学规划。据台湾渔业事务主管部门统计,2022年渔业从业总人数约31.98万人,主要集中在高雄、屏东、台南等“绿营”执政县市,选举时民进党就开出涨补贴、建冷链、修码头等立足渔民当下关切、马上实施、及早见效的“短平快”措施。为笼络渔民多次加码渔船用油、养殖用电等补贴,被世界贸易组织(WTO)认为是“有害渔业补贴”,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的生物多样性⑨。2024年“大选”日趋临近,高雄前镇渔港改造项目争议事件再次凸显岛内蓝绿博弈下渔业发展困境,政治高于专业,发展缺少长期的科学规划。

  (二)追随美西方卷入地缘政治

  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积极与美西方及南太“友邦”以护渔为名洽签海巡合作协议,发展准军事海上力量,配合美国“三海联动”战略,炒作台湾海峡为“国际水域”,支持美国“南海自由航行”及“多边主义”主张,力推台湾问题“国际化”。2021年台美签署“设立海巡工作小组瞭解备忘录”,推动双方在海上救助、教育训练、维护渔权等领域合作,并积极与日本、帕劳等南太“邦交”进行多方海巡合作。2022年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首份关于打击非法捕鱼行为的国家安全备忘录,针对中国大陆提出与台湾等“印太伙伴”共同建设打击非法捕鱼的“执法”能力,民进党当局亦积极回应。民进党根本意图在于藉所谓国际合作,将台湾地区塑造为海洋事务利益相关方,试图嵌入美国“印太战略”框架,促使美西方更多聚焦台湾问题,削弱中国大陆维护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努力。民进党当局“抗中保台”举措无疑将台湾地区渔业发展卷入地缘政治博弈,同时中美博弈下相关海洋利益声索方被迫参与其中,进一步增加台湾地区渔业涉外纠纷风险。

  (三)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一是联合国框架下国际公约强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2023年6月,联合国通过《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计划到2030年至少将30%的国际水域划入生态保护区(MPA),限制区域内的捕捞数量、捕鱼种类、船只航行路线及深海采矿探勘活动等都要纳入管制。可预见,高度依赖海洋捕捞的台湾渔业,势必面临更高成本与更多挑战。二是日本核污水排放损害台湾渔业。日本于2023年8月开始将福岛核电厂的核污水排放入海,台湾“中央研究院”预估,最快一年内就会抵达台湾周边海域,届时养殖及捕捞业等都会遭受一定损失⑩。三是全球碳减排压力倒逼台湾渔业转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对全人类生存发展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随着《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一系列国际性协议相继签署生效,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相继提出节能减碳战略,跨国公司持续推动建立绿色供应链(GSM),对其供应链厂商的再生能源占比要求日益明确,进一步增大岛内农渔企业减碳压力。2021年台湾地区渔业消费能源44.16万吨油当量,主要包括渔船渔机和加工设备设施等能源消耗,占农业能源消费比重约62.25%,为农业领域最大的碳排放来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