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放贷经营 河南宋基会成了“地下钱庄”?

  中评社北京9月3日电/媒体曝出河南宋庆龄基金会放贷的新闻,无异于在公众近来受伤的善心上再撒了把盐。作为一个省级慈善组织,河南宋基会筹款金额连续三年全国第一,骄人业绩的奥秘却是“放贷取息”。众所周知,最近红十字会、青基会、慈善总会相继陷入舆论质疑的旋涡,如今宋基会又“沦陷”,让中国慈善事业雪上加霜。当下我们拿什么来约束河南宋基会这样的慈善组织?在这些问题慈善组织之外,是不是还有不少“生病”的慈善 …【详细】

查看往期舆论参考 >>

中国宋基会的地产“生意”

  泰山脚下、太平湖畔幽静处,一座占地134亩的度假村项目已快完工。这次挂牌出让的土地面积为112亩,其实比施工现场公示的项目总占地面积134亩还少了22亩——而奥秘在于休养中心内的一个名为慈善公园的“顶级配套”,是作为公共用地划拨所得。 地方关照下的泰山休养中心   在工地外墙和建筑顶端的招牌上,到处都写着项目名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泰山海外华人休养中心(下称休养中心)。    …【详细】

河南宋基会麻烦上身 媒体曝其收多支少放贷经营

  由郭美美引爆的中国慈善组织危机,正在越来越广的范围发酵。   前日,《南方周末》爆出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下称“河南宋基会”)涉嫌违规经营,捐助善款多用于放贷,且由其负责的公益项目变身为房地产项目……   昨日,河南宋基会办公室负责人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回应,对于报道涉及的诸多问题,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 事件 河南宋基会被曝身负多重“罪”   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的宋基 …【详细】

省级宋庆龄基金会的“生意经”令人咋舌

  作为一个省级慈善组织的河南宋庆龄基金会,筹款金额连续三年全国第一。是“捐赠”还是放贷利息?十余年中,数十亿“善款”掌控在骨干员工控制的公司手中,而公司与宋基会没有任何股权关系。(9月2日《济南日报》)   要不是趁上了中红会之后“公益慈善扒粪运动”之东风,公众打死也不会相信:我们亲爱的基金会有的在搞“脊梁奖”的姊妹篇,有的在推销领导合影,有的在分“唐僧肉”,有的在闷声做产业……各有各的“ …【详细】

基金会变地下钱庄的拷问

  媒体曝出河南宋庆龄基金会放贷的新闻,无异于在公众近来受伤的善心上再撒了把盐。作为一个省级慈善组织,河南宋基会筹款金额连续三年全国第一,骄人业绩的奥秘却是“放贷取息”。   无论是案例中透露出的放贷800万收取160万捐款“利息”,还是媒体报道的公益项目变身豪宅,那些流向房地产、钢铁、计算机网络、商品贸易等诸多领域的资金,成为河南宋基会商业经营的绝佳佐证。公众基于善心的捐款,成了他们借以生 …【详细】

河南宋庆龄基金会放贷的商业哲学

  一则关于河南宋庆龄基金会(以下简称宋基会)大量资金被用于放贷、企业捐款需付“利息”的新闻,再度将中国慈善事业良莠不齐的发展现状推进公众的视野内。   河南宋基会,作为一个可以向公众募捐的公益性慈善机构,其筹集善款的能力,在业内是屈指可数的。根据资料显示,河南宋庆龄基金会的筹款金额近三年连续全国第一。2009和2008年,分别募得6亿和8亿的善款,2010年捐赠收入逾10亿元。    …【详细】

当非法借贷打着慈善的旗号

  河南宋庆龄基金会筹款金额连续三年全国第一,而在公益支出的榜单上,却名落孙山。那么其所筹集的大量慈善资金既然没有花出去,又去了哪里?调查发现,数十亿“善款”掌控在骨干员工控制的公司手中,被用以各种投资业务甚至放贷。(据9月2日《济南日报》)   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在资金筹集与使用上,无疑存在着严重的违纪违法。首先是公司内部骨干员工成立独立的投资公司,但却使用基金会的善款营运,这种“借鸡生蛋” …【详细】

基金会成为“商人”,丧失了善的底线

  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以下简称宋基会)与红十字基金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并称为三大公益基金会。中国宋基会设在北京,但在河南和上海、江西、广东、海南、陕西六省市有省级宋基会,他们虽有业务往来但无上下级隶属关系。中国宋基会旗下,不但有直属事业单位,还有众多公司。各省级宋基会照样复制。这些公司大多集中在地产和教育两个领域。——这点常识是需要普及的,因为网络上难于查询,是南方周末记者历时一个月的调查,才 …【详细】

还有多少“生病”的慈善组织?

  作为省级慈善机构的河南宋庆龄基金会(下称河南宋基会),资产已近30亿元。其2010年捐赠收入逾10亿元,全国第一,公益开支却只有1.4亿元,不符合规定。媒体调查指出,河南宋基会大量资金被用于放贷,而借贷方则须向河南宋基会“捐款”,以付利息。   河南宋基会存在多个怪异现象:作为一家省级公益组织,资产高达30亿元,而公益支出却是“小矮人”;筹集资金能力超强,而资产负债表却显示手头货币资金不 …【详细】

“宋基金”放贷恐成压死骆驼的稻草

  在中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狼来的了》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小朋友三番五次说假话,最终没人信他而丧命狼口的故事。近两个月来,慈善事业屡爆丑闻黑幕,不禁让人为慈善事业捏把冷汗。据报道《南方周末》报道:河南宋庆龄基金会的筹款金额近三年连续全国第一。但是在公益支出的榜单上,河南宋基金会却名落孙山。作为中国最能筹款的慈善组织,河南宋基金却把筹集到的善款用于放贷,并收取高额利息。慈善组织放贷引发公众对 …【详细】

还有多少“断章取义”掩盖了真相

  9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河南宋基会,该基金会相关工作人员说,南方周末的报道“管理层都已经学习了”,报道中所说的“大量资金用于放贷”是“不实不准确断章取义”,目前他们正在等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指示,初步决定下周召开发布会,澄清事实。(9月2日大河网)   断章取义的意思是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近些时日,目睹的怪事多了,发现越来越满含贬义的词 …【详细】

 往期回顾

更多 >>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