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网首页 |
7月21日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在地球生存了一亿五千万年、有着“长江中的活化石”之称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最终被正式宣布灭绝。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白鲟灭绝之后,长江中的大型物种只剩下江豚,这加重了民众对长江生态保护与物种多样性的关注;保护和恢复长江生物多样性耗资巨大,十分艰难,需要立法、行政、科研、社会等多方面综合施策。 …【详细】
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正式宣布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灭绝。随后,话题“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登上热搜,至25日零点阅读量达6.6亿。话题下方,一条高赞评论让人泪目:“大白,以后在哪儿能见到你?”“书上、邮票上、展板上都可以,不要太想我。”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收藏有一条长约2.5米的白鲟标本,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两件鱼纹金带 …【详细】
早在恐龙时代就出现在长江里的白鲟,活过1.5亿年,却在2022年的夏天被宣布灭绝了。 7月21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长江特有物种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 白鲟是全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被称为是“水下大熊猫”“长江之龙”,最后一次露面是在2003年1月,当时在长江上游四川宜宾江段被误捕受伤,经救护后放流。 …【详细】
“这是一件不幸而又意料中的事情!” 获悉白鲟于7月21日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的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中被正式宣布灭绝,上海海洋大学唐文乔教授非常惋惜,也不禁回想起1992年,自己与白鲟的一次相遇。 曾与恐龙“同框”,在地球上存活了1.45亿年之久的白鲟,为何终究迈不过去21世纪这道坎?深耕长江鱼类资源保护数十年的唐文乔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昔日“淡水 …【详细】
7月21日晚,随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有着“长江中的活化石”之称的白鲟,以一种悲情的方式登上热搜——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万千网友不约而同地表达着痛心和惋惜,“我们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
白鲟是长江特有物种,也是距今1.5亿年前的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远古鱼类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成年白鲟个体体长7米,最重可达500公斤。在四川渔民 …【详细】
“漂亮,真的漂亮。你没亲眼见过,你不敢相信长江有如此漂亮的动物!”7月22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真理向新京报记者回忆了上世纪90年代初在长江看到白鲟的情景。那会儿,他刚参加科研工作不久,以为会经常和白鲟打交道。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白鲟已逝,长江生物系统现状再次引起人们的担忧。黄真理曾在国务院三峡办有20多 …【详细】
7月21日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在地球生存了一亿五千万年、有着“长江中的活化石”之称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最终被正式宣布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 7月23日晚,长江日报《面谈》第二期,记者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博物馆内,与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武汉科普团团长张先锋博士一起,现场连线IUCN鲟鱼专家组中国唯一成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详细】
2022年7月21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最新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Psephurus gladius)已经灭绝,与此同时,体形更小的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野外灭绝。 这是一个悲伤的消息,但毫不令人意外。严格来说,白鲟作为一个物种的“死讯”传来,早就是意料之中的大概率事件。如果白鲟的命运居然能够逆转,那才是堪称“神迹”的意 …【详细】
7月21日晚上,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这一中国的特有种和长江的旗舰物种,就这样和我们无声地说了再见。 白鲟是长江里食物链的顶层物种,据公开资料显示,白鲟体长通常为2-3米,体重200-300千克,游速迅疾。最大的白鲟可以长至七八米,有“水中老虎”之称。 鲟鱼这样体型巨大的淡水鱼类,其生存更容易受 …【详细】
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 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的全球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灭绝,长江鲟由极危转为野生灭绝,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 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白鲟这种个大身长、被称为“淡水鱼之王”“长江活化石”的物种。它是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远古鱼类之一,在这颗星球上存在了一亿五千万年,曾与陆地霸主恐龙共存,见证了人类的诞生 …【详细】
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最震撼的信息是,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经灭绝,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野外灭绝,其他7种鲟鱼的保护等级也被提升。 白鲟最早出现于上白垩纪,是长江中劫后余生的孑遗动物。作为生命周期长、生活空间跨度大、生态可塑性小的洄游生物,白鲟的产卵条件较为苛刻,属于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此前被IUCN列为“极危”物种 …【详细】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前不久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生活在中国长江、已存活约1.5亿年的白鲟灭绝。近20年前,IUCN鲟鱼专家组中国唯一成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危起伟曾发现过一尾受伤白鲟,这也是人类最后一次看到这种曾与恐龙“同框”的野生动物活体。在2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危起伟表示,白鲟的灭绝警示人们,必须花更大力气保护好长江鲟、中华鲟等鱼 …【详细】
7月21日,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灭绝。白鲟作为长江流域的代表性水生物种,最后一次出现是2003年在长江宜宾南溪江段。 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不少网友就感叹,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 也就是在7月,一篇报道在国内也引起了舆论高度关注。研究人员在柬埔寨湄公河捕获了一条重达300公斤的巨型黄貂鱼,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淡水鱼。 “ …【详细】
据《今晚报》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关于长江白鲟灭绝的研究结果得到进一步确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7月21日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灭绝”二字无比沉重,让人五味杂陈。 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有资料显示,浩浩江水哺育着424种鱼类,光特有鱼类就有183种,是全球七大生物多样性丰富河流之一。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长江丰富的 …【详细】
2022年7月21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最新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Psephurus gladius)已经灭绝,与此同时,体形更小的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野外灭绝。 这是一个悲伤的消息,但毫不令人意外。严格来说,白鲟作为一个物种的“死讯”传来,早就是意料之中的大概率事件。如果白鲟的命运居然能够逆转,那才是堪称“神迹”的意 …【详细】
一则动物的讣告,引起万千网友的叹息——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这个噩耗幷不惊人:长江已经很久没有发现白鲟的踪影。两年前,国际期刊《整体环境科学》有论文称,估计在2005—2010年期间,长江白鲟已灭绝。 能够长到七米长的白鲟,是中国体型最大的淡水鱼,像大熊猫、东北虎一样,是旗舰物种,它的兴亡,反映了一个地区生态的优劣。因此白鲟的灭绝不 …【详细】
21日,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的物种红色名录,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经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裸腹鲟多瑙河种群灭绝。红色名录同时提升了其他7种鲟鱼的保护等级。 长江白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素有“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和长江中华鲟一样,是距今已有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古代鱼类之一。2003年大年初一,中国水产研 …【详细】
北京时间7月21日,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美誉的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灭绝。流水滔滔,不舍昼夜,但在这条大江之中,人们也许再也看不到白鲟的美丽身影了。 这一事实让人悲伤,但幷不意外。因为白鲟最后一次被人们目击,是2003年出现在长江宜宾南溪江段。有专家估计,很可能早在2005年,白鲟就已经在事实上灭绝。 即使如此,当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的消息传来,舆论 …【详细】
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保护名录。这份名录上,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好多网友感慨道“一生不曾相见,听闻已是永别……痛心!”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内有一座“世界灭绝动物墓地”,排列着300年来已经灭绝的各种鸟类和兽类名单。可悲可叹的是,现如今长江白鲟也要位列其中了。长江白鲟的身影,最早可以追溯到1.5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他们极 …【详细】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