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名网评

网评:处理财赤需小心 影响经济得不偿失

2024-12-13 13:14:55
  中评社北京12月13日电/网评:处理财赤需小心 影响经济得不偿失

  来源:大公报 作者:董光羽(时事评论员)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透露,政府本财政年度将录得千亿元赤字。消息一出,社会各界随即各抒己见,就政府该如何开源、节流提出见解;在众多建议中,有一种论调,认为应要求公务员,甚至政治问责官员减薪,借以减少支出。当局在考虑有关建议时必须小心谨慎,须充分考虑公务员减薪引起的连锁经济效应,以免对疫后正在复苏的经济造成冲击。

  香港经济持续有增长

  公务员连同资助机构员工的薪酬及有关开支,在2023-24财政年度接近3000亿元,占政府经营开支约43%。在政府面对财政赤字的情况下,坊间有声音要求公务员减薪或削减编制,表面上看似合理。例如,特区政府亦曾于2003年因为经济低迷,修例要求公务员减薪。

  然而,香港现在的经济情况是否与2003年相同呢?笔者认为,当年的情况跟今天环球经济遇上周期性起落不能相提并论;当年香港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整体经济表现非常恶劣,本地生产总值在2001至2003年间连续三年录得“负增长”,私营机构雇员减薪、裁员的消息不绝于耳。

  反观现时香港经济在疫情后逐步复苏,今年第三季实质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1.8%,而预计今年全年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为2.5%。香港经济持续增长,“打工一族”的收入同样亦有增加。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今年10月公布“2024年薪酬趋势调查”,发现本港雇员今年平均加薪幅度达到3.2%,而大湾区内地城市雇员则为4.8%,预期超过六成本港及约三成大湾区的受访机构明年会加薪,平均加薪幅度分别为3.6%及4.7%。

  公务员减薪势必引发连锁效应

  现时香港经济仍然维持着正增长势头,薪酬调查又显示私营机构雇员今年及明年仍很大机会获得加薪,现阶段贸然采取与2003年同样的措施要求公务员减薪,是否可取?正如很多评论者指出,公务员的薪酬及待遇,一直是私营机构参考的指标,而且政府作为全香港最大雇主,同样都要面对跟商界“抢人才”的烦恼。假如政府在香港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仍然带头减薪,不难想像会出现两种可能的现象:

  第一,商界跟随政府减薪,道理很简单,连“抢人才”的最大竞争对手亦减薪,商界不跟随岂不是很“笨”?第二,商界不减薪,结果是导致公务员转投私营市场,政府人手大量流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基于香港劳动人口下降,近年政府在招聘公务员方面亦遇上困难,截至今年9月底,政府职位编制约19.3万,实际在职人数则只有17.4万,空缺接近两万个。换而言之,公务员这份工作,早已不是外界想像一般的吃香,由政府转投私营市场更是家常便饭。若然因为政府减薪而引发公务员离职潮,最终受影响的会是为市民提供的服务,对香港社会整体而言只会得不偿失。

  此外,一旦公务员减薪,受影响的绝对不限于公务员,其他接受公帑资助的公营机构、法定机构、非牟利组织的雇员,不多不少都会被波及,甚至被迫一同减薪,结果是令到大量具备一定经济能力的市民,因为对未来感到忧虑而减少支出、增加储蓄,亦即所谓的“进一步消费降级”,零售和餐饮业几乎肯定会首当其冲,对复苏中的经济的打击才是真正值得担忧之处。

  精简流程、改善效率、积极开源 方为上策

  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亦表示,政府若选择向公务员“开刀”作为削减开支的方法,不单机制上较难执行,更可能导致人手流向私人机构,认为必须慎重考虑。庄太量建议,与其要求公务员减薪,倒不如从精简流程、改善效率入手,同时考虑有助削减其他开支及增加政府收入的方案。

  面对财赤,政府早前已将人事编制冻结在2021年3月水平,今年起两个财政年度亦要每年削减部门经常性开支1%。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最近已表示,在准备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时,会检视这些措施的力度是否足够,有否有空间再作调整。

  要成功“灭赤”,政府可做的其实还有不少,现阶段提出公务员减薪、冻薪言之尚早,对社会和经济信心更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节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巩固基础和提升香港的竞争力,为香港开源。今年施政报告正正有不少篇幅提及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将香港打造为国际创科中心,并积极开拓中东、东盟、中亚等新兴市场,为香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成功推进这些政策,香港经济可以持续发展,社会和市场信心十分重要;政府在考虑采取任何“灭赤”措施时,都要小心避免对疫后正在复苏的经济造成冲击。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