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两岸关系研究院执行长潘兆民。(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东海大学校门。(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11月24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美国共和党籍总统当选人特朗普明年1月20日就职后的美中关系走向,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两岸关系研究院执行长潘兆民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特朗普宣示上任后要尽快结束俄乌战争,揭示其未来要将战略中心转移至亚洲,也就是应对中国,对中国将采取全面施压,升高双边冲突风险。
潘兆民,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现任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政治系兼任教授、两岸关系研究院执行长、台湾中区教授协会常务理事,曾任东海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处副国际长、东海大学就业辅导暨校友联络室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及上海复旦大学访问学者。
特朗普明年将重返白宫,分析美中关系变局,潘兆民认为,双方关系没有缓和的空间,由于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在对华政策上已经形成罕见的共识,那就是“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他强调,目前美国的政治气氛浓厚,尤其是在民间反中情绪高涨的背景下,特朗普势必选择以反中为核心处理往后对华政策。
潘兆民指出,可以发现,特朗普的内阁人事布局许多是对华鹰派的政客,例如,特朗普任命边贸部队出身的沃尔茨(Mike Waltz)担任白宫国安顾问,显然有意在军事方面加强震慑中国;国务卿人卢比奥(Marco Rubio)则是著名的“反中大将”,长期针对新疆、香港等敏感议题批评中国,并两度被中国制裁。这些迹象显示,中美的对立不仅局限于政府层面,更延伸到民间,形成双方互相敌视的局面,这样的氛围,使得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持续升高。
潘兆民研判,特朗普卷土重来将对中国展开“贸易战2.0”,继续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以国家安全为名来对中国实施更多制裁,尤其是加征关税或限制技术出口,当然,中国也不可能坐视这样的挑衅,一定会采取对等反制措施,这种对抗不仅会影响中美双边贸易,也会波及其他依赖中美贸易的国家。
潘兆民认为,特朗普以利益交换为核心,缺乏道德底线的行事风格,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大的动荡。他进一步说,外界有些人觉得特朗普是“狂人”,但其举措并非真的疯狂,而是一种高度理性的商业手法,特朗普是狡猾的商人,其看重交易能否带来利益,无论是美国的霸权地位还是个人选举利益,都能毫不犹豫地用各种手段达成目标。
在国际战略层面,潘兆民认为,特朗普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全力遏制中国,而不是俄罗斯,对特朗普来说,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威胁,其政策将以打压中国为核心。他提到,特朗普在选举期间宣示,就任后将迅速结束俄乌战争,其目的在于集中资源应对中国,并可能借助与俄罗斯的合作来牵制中国。
潘兆民认为,相关策略无疑会加剧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特别是在台海和南海问题上,甚至可能波及欧洲,未来有太多不确定性,尤其是特朗普的行事风格缺乏道德底线,这进一步提高了中美冲突的风险。
潘兆民说,特朗普将进一步加剧中美关系的对立与冲突,其政策既强硬又务实,却缺乏长远的战略考量,可以确定的是,美中双方的竞争将更为激烈,甚至可能进一步升级为潜在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避免误判与冲突,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