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三届中华文化论坛

段心仪:中华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

2018-06-02 18:44:42
  中评社北京12月27日电/2014年马政府时代,国中小十二年一贯的国教政策开始上路,但攸关具体教材与课程的《十二年国教课纲》却尚未完成。因此台湾所有中小学学生,名为十二年一贯的国教生,使用的仍是九年一贯加三年高中的旧教材,这种名实不符的状况饱受各界质疑。

  经过几年研发,符合国教上位思考的课纲即将在2019年开始引领中小学教学,根据课纲所编纂的教材与课程亦将启动,却因政治干预,纷扰不断。历史课纲草案最后面世,却立刻引发各界的关注与批评,主要聚焦于其特殊的架构,从政治面与专业面检视其可行性与影响面。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历史课纲的问题横跨二十年以上。

  一、历史课纲争议源起─建构台湾主体性 

  1990年,李登辉时代提出一纲多本的教育政策,教育部遂着手订定台湾高中课纲,1999年开始实施,称为88课纲,台湾史首次成为独立单元,附属于中国史中。在这之前,国中已于1997年推出《认识台湾》教材,首次将台湾相关史地整合成单一课程。

  2000年,民进党执政。2004年陈水扁连任,提出同心圆史观(台湾、中国、亚洲与世界)的杜正胜担任教育部长,公布了“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台湾史首次独立成册,脱离中国史范围教授,明清两朝则并入世界史,主张学生应由本土历史开始学习,进而学习中国史与世界史。这份课纲公布后造成国文学界极大反弹,遂改称暂纲,接续修订 98 课纲。并委托台湾历史学会以《海洋教育与教科书用词检核计划》为名对教科书不当用词进行检核。

  2008年10月,马英九执政后,98课纲暂缓一年实施,改称99课纲。国文、历史课纲则进行调整,台湾与中国史合并称为本国史,于2013年实施,称为101课纲。2013年中,又组成检核小组,进行针对高中国文与社会科课纲的微调,于2014年2月10日正式公布,又称104课纲。因中国意识浓厚,引发特定团体反弹,发生高中生包围教育部事件,最后教育部决定新旧课纲版本并陈。2016年5月21日,蔡英文政府执政首日,教育部宣布废止微调的课纲。

  反对课纲微调的公民教师行动联盟发言人黄益中曾撰文直指,因为杜正胜把台湾意识深植年轻人的心,才会有后来的反服贸太阳花学运、反黑箱课纲微调等运动。

  二、2017年的发展─中国并入东亚史2017年7月3日国家教育研究院公布十二年国教社会领域课纲草案,高中历史课纲有重大变革,必修八学分减为六学分,中国史由一点五册的内容减为一册,且由朝代编年史,改放在东亚史的脉络、以主题方式呈现。并自九月三日起在各县市办24场公听会,预计最快2018年初交教育部课程审议会(课审会)审议,预定2019学年上路。

  台湾史重点,放在如何认识过去,包括原住民族、移民社会及现代国家形塑,讨论“台澎金马如何成为一体?”及“追求自治与民主的轨迹”;中国史则以“中国与东亚的交会”来呈现,论及历代华人和东亚国家的交流与互动,不再只教中国朝代史。

  虽然国教院课程及教育研究中心一再强调,编订的历史课纲是从人民、学生、台湾为主体的观点出发,高中历史学分数删减的前提下,又要让国、高中课程明显区隔。所以,国中既采长时段通史设计,高中以专题呈现。因为要略古详今,所以重点放在台湾最近五百年的脉络,连结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状。<十二年国教高中历史课纲>因为各种因素,2017年6月才编定完成,公布。但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这份历史课纲在两个层面上都出现严重的问题:1国族立场;2教学专业。

  1. 国家立场:我们宪法中有固有疆域,包括大陆与台湾。台湾百分之九十几的人都是汉民族,绝大部分汉民族的祖先不是台湾原住民。在这个基础上要建构所谓的“台湾民族”,虚幻不真实。这样的历史论述不但无法凝聚国族共识,而且违宪。

  2.教学专业:

  (1)学生学习:中国历史悠久绵长,事件人物极其繁复。<十二年国教高中 历史课纲>的规划却是在12年国民教育期间,只有国中阶段的两个学期,以两册的篇幅,大跨距的带过五千年历史,学生实在无法消化吸收如此大量的资料。高中阶段,却以如此薄弱的底气,进行以东亚地区为范围的主题式课程,并进行各种专题的思辨评析,结果可想而知。

  (2)师资培训:长期以来,历史教。师的培养重在中国史、欧美史,近十余年注重台湾史,通常不熟悉东亚史。课纲的变化对历史老师的专业也是一大挑战。
  
  三、教学时数不足下,历史课纲合理的调整方向 

  10余年来,高中历史课程一直有个大问题“溺爱台湾史,虐待中国史”。从小学到高中,300年台湾史可以螺旋式学习3遍,学生都腻极了。新课纲若跳离政治考虑,回归学科专业,高中历史三个分域,合理的分配应该是:中国、东亚、世界。倘若真能如此,中国史的学习扎实了,历史课程的发展就产生无限可能性。例如:“中国与东亚的历史交会”就非常有大历史观。从古代看,无论日、韩或东南亚,政治文化上都与中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是今日中国发展一带一路时,南向坚实的基石。台湾有许多新移民之子,他们将不囿于台湾目前的政治困局,而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甚至不妨在世界分域中讨论“中国与中亚的历史交会”、“中国与欧洲的历史交会”,让学生站在制高点上鉴古知今,看清楚这个世界过去的恩怨,也洞悉未来的机遇,则在规画自己生涯地图时,更能捷足抢占先机。历史课纲召集人金仕起副教授说:“现在民主时代,强调以人民为主体”,若真以学生未来发展为思考主体,则课纲的编写就要具备前瞻性,绝对不能为政治服务,设计锁国的困局。高中历史少了 2 学分已是事实,但该如何转型?其实非常有讨论空间。转型正确,培养一代人才;转型偏差,历史教育将虚无化。

  贰、<十二年国教高中国文课纲>事件 

  <十二年国教高中历史课纲>在编定草案过程中,因屈就政治因素产生了难以克服的问题。<十二年国教高中国文课纲>其实早已完成草案,完成公听会程序,完成课审大会程序。却在政党轮替后,重新改组课审会,重新接受审查时发生状况。在此依序说明。

  一、国文课纲原本早已完成编订审查程序,新政府重组课审委员重新审查:进入国家教育研究院网站 可以清楚看到,语文领域-国语文课纲草案已经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研究发展会”通过,课纲草案及相关响应意见表提交教育部。课程审议大会也明订2016年2月4日审议。修订之后便可正式公告,以利各家出版社根据课纲编写教科书,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2018年便可以顺利上路。但是2016年新政府上任后,重新聘请课审委员组成课审会,一切就延宕了。原定的2018年上路的课纲(107课纲)改到2019年上路(108课纲),但依照目前进度看来,很可能会再次延宕。

  二、课审会委员改组:

  民进党政府为响应课纲微调事件的学生要求,遂于2016年6月修订高级中等教育法。因为遴选方式变动,由立法院同意,行政院聘任,无形让课审委员权力大增,有凌驾教育部长之势。学生代表的进入,也让有心人士倚重利用,遂引发大小风波。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条文如下:

  第四十三条之一 中央主管机关为审议课程纲要,应设课程审议会(以下简称课审 会);课审会分为审议大会及分组审议会。审议大会置委员四十一至四十九人,由政府机关代表与非政府代表组成。其中具政府机关代表身分者,不得超过委员总人数之四分之一。审议大会具政府机关代表身分之委员,由“教育部”就中央与地方机关人员提名后,送请行政院院长聘任之,并依其职务任免改聘。非政府代表之审议大会委员,依下列程序产生之:

  一、由行政院就国内具教育专业之专家学者、教师组织成员、校长组织成员、家长组织成员、其他教育相关之非政府组织成员 及学生代表,提名委员候选人,提交课审会委员审查会以过半 数同意后,送请行政院院长聘任之。

  二、前款课审会委员审查会由立法院推举十一名至十五名社会公 正人士组成之。课审会委员任期四年,任满得连任。单一性别不得低于委员总人 数三分之一。政府机关代表及非政府代表中,均应包含具原住民身分 者。但第一次聘任之非政府代表委员,其中二分之一之任期为二年。中央及地方各级民意机关代表不得担任课审会委员审查会之委员 。

  三、数年研议不敌一夕黑箱 

  国文领纲历经前后三年苦心擘画、折冲樽俎,在国文必修时数已被删减的现实下,不得已将文言文比例下降为45%到55%,必读古文30篇改成20篇,中华文化基本教材也从四学分改成二学分。国文老师们眼见许多经典篇章即将从学生生命中消失,心中隐隐作痛。但12年国教整体目标是提升国民能力与素质,政策是增加选修减少必修,身为教育政策的第一线执行者,只能积极进行各种跨科实作增能的研习,期待以有限的时数与素材,让学生掌握住数千年语文文学文化中最精要核心的部分。

  不料国文专业团队数年苦功被一夕黑箱。改组后的分组课审会提出修改意见,并付委由六位委员主导,提出六个议案,交付8/20课审大会表决。

  1 删除加深加广选修课程建议授课年段 

  2 删除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建议授课年段及选材范围 

  3 每册应选一课文化经典删除选材范围 

  4 议题融入课纲不再区分重大议题或相关议题 

  5 文言文课数比例降为三年平均三成 

  6 领纲附录的普通高中阶段推荐选文从二十篇降至十五篇 


  四、国文学界发起的联署活动,文白比例维持原案 

  针对“十二年国教课程纲领”.中研院院士‧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王德威领衔发起联署,提出四点声明。强调国语文是我们的屋宇,是台湾学子面对世界的基础。此次课纲审议引发各种对立,甚至族群冲突的议题,都不是国人乐见的。由专家组成的研修小组,两年来耗尽心力建构课纲,展现思想源流、文类比例的考虑,不宜任意裂解限缩。建议让已走完公听会程序的国文课纲,在全台家长、学界与教师背书下,受到尊重,先行通过。课审会中其他领域专家的意见,交由国教院与出版社参考,作为激励教育现场多元发展的动力。

  联署从2017/8/25开始,2017/9/11.截止,联署人数达53206人,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18位),大学校长(8位),讲座、荣誉、特聘教授(51位),海外学者(35 位),资深台湾学者(189位),大学行政主管(70位),作家(142位),文化界(149位),中小学校长(309位)。短短时间汇聚如此多的教育界、学界、各界人士,很清楚的看到人心向背。

  因此9/10国文第三次课审大会时,教育部态度明显有转变。第一次课审大会(8/20)时,课发会的研修小组成员只能备询,发言受限缩。第二次课审大会(8/27)因为外界质疑声浪出现,议程开始延宕,迟迟不愿触及五、六两点(文白比例及选文)。这次主持会议的部长在冗长的讨论后,最后在六个议案投票都未过半下,裁决回到课发会研修小组的原来版本─文言文比例45%到55%,选文二十篇。


  五、台文学界发起联署活动,立委施压,文白比例下修10%,选文减为15篇 

  台湾文学学会理事长,林淇瀁(笔名向阳)9/24 与多位学者召开记者会,反对课纲审订沦为意识型态之争,支持教育部大幅调整12年国教国语文课纲。并且也有135 名作家参与《文学台湾》杂志社发起声明联署,形成中文台文学派的对垒。其实支持者人数─53206 vs 135─完全不成比例,但是民进党立委开始大动作质疑9/10的决议。

  管碧玲立委在脸书发文,认为“教育部完全放空,中立而没有立场,不愿藉由价值论述,让社会成长,只想静悄悄的前进,实在深不足取。”并经由媒体放话“本刊掌握消息,教育部本月23日将再召开课程审议会大会,届时将有委员对上次决议提出复议,将高中国文课程文言文比例维持 45%至 55%的决议推翻。”
 
  因此9/23国文第四次课审大会时,风向又变了,居然无视于行之数十年的会议规范①9/10做了决议之后又重新审议,最后做出文言文比例35%至45%的决议,下修 10%。虽然社会挞伐之声不绝,但教育部置若罔闻。

  文言文比例下修,选文篇数自然必须减少。10/15 第五次课审大会将选文篇数降为15篇,并质疑选文的经典性,要求再提出其他篇目,并加以说明。10/29第六次课审会,删去<台湾通史>后,其他选文依照研修小组篇目。

  一、溯源─课纲风波不断,源于去中国化的意图 

  虽然历史国文课纲状况不太一样,108 历史课纲问题出在课发会研修小组编定时的架构偏差,108 国文课纲问题出在课审会霸凌课发会研修小组,但却同时鲜明的呈现出去中国化的思维脉络。例如触发此次国文课纲风波的是 10 篇网络选文,其中六篇台湾选文的推荐者是课审会普高分组委员林老师。她在2014/2/10 反课纲微调声明稿中说:“文言文多或少不是重点,问题出在没有地情感的连结,空白的地域想象。”“没有以台湾为核心的国文课纲,无法吸收土地的养分。没有以台湾史观为脉络的文学教育,无法树立典范与荣耀、反省与自信。” 

  原来,文章好坏并不是重点,人事时地物是否与台湾挂钩才是重点。依此标准,四书老庄、经典古文都非我族类,当然该删。甚至文言比例也只是个假议题,国族图像的建构才是真核心。历史课纲既已全面获胜,中国史即将从高中课本中删除,对未来世代而言,国土上只有玉山、阿里山、大屯山,淡水河、大安溪、高屏溪,文化自然始于长滨、圆山、卑南。唯一残存的中华民国国族图像只在国文课本中出现。山边水涯,哲人衣袂飘飘的身影徜徉其间,诗情画意中,油然而生故国之思。如今,故国已是他国,这种情怀当然政治不正确,删去这一类课文正是釜底抽薪之道。

  那只看不见的手不但伸入高中国文课本,“中文系”被要求改隶“华语文细学类”,正统地位动摇。国文科目的巨变是从大学端及高中端同时发动,它当然代表了政治思考核心价值的转移。但是,核心价值的转移有那么容易吗?国文课纲粗糙蛮横的政治操弄,却也激发了国文教师们救亡图存的意志与作为。

  课纲审议期间,国文学科中心①一天之内回收数百份问卷②,85%的老师不认同审议委员下调文言文比例的做法。针对网络作家批判文言文过时、专制、造神…时,老师们纷纷用文章、教学实境与社会沟通,也抒发悲愤之情。他们因此而更理解韩愈、屈原的心境,更体会到古文的时代意义,社会贤哲也反馈不同角度的反思:“这一生中,从未像此际如此深刻体会到屈原的悲怆茫惑,面对一群高喊民主尊重,却完全无法沟通的人,愤懑至极。真想追随渔父推移而去,不忍勉强自己如脂如韦与之周旋…”(研修小组庄溎芬老师) “虽天下无道,仍可以自行其道,虽“花果飘零”,仍可“灵根自植”(淡江中文系曾昭旭教授) “理论必建构自概念,概念必表达为语文,也必着眼于执简驭繁。古文里一字一义的本质正是构成概念的合适元素。毋怪乎大部分的科学名词都属“文言”;因此,订定或翻译科学名词必须要先有文言文的基础。换言之,文言文极有实用的价值。(东吴物理系刘源俊教授)政治的打压反而促使各界正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二、质疑─百年来两岸对传统文化的主基调 

  虽然政治意图是课纲事件的主因,但是台面上会有许多似是而非的理由。他们用“科科等值”要求删减国文科的时数;他们用“造神运动”质疑国文科对经典选文的执着;他们主张用“阅读策略”“关键词”取代“义理”与“赏析”,用“现代议题”取代“文学脉络”…。最重要的是:现代人应该用现代的语言谈现在的事。这套论述不就是胡适在 1917年1月于《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的话吗?“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一百年过去了,白话文早已是时代主流,但台湾的质疑者还是使用源自百年前大陆相同的论述。放眼两岸,质疑一直是主基调,只是因应时势,发作的时间及顺序不同。大陆从五四运动以来,推动全盘西化,视传统文化如敝屣,认为中国的积弱不振都根源于此,除恶要务尽。1958 年前后,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遭严重挫败,多达千万人死于“三分自然七分人为”的饥荒。遂在1966年5月─1976年10月发动文化大革命。

  台湾在1966年11月,由孙科、孔德成等1,500人联名建议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要求对传统文化作一番整理,去芜存菁。选择西洋文化精华,吸取采用,融中西文化于一炉,成为新而能造福人类的中和文化。

  当时台湾社会经济,①1953─1960─实质经济成长率平均每年达7.6%。1961─1972─设立加工出口区等鼓励投资、拓展国外市场。经济成长10.2%1973─1983─两次石油危机,完成10项建设、12项建设,世界景气低迷,台湾每年平均经济成长率仍有8.1%。1984─1990─经济自由化、国际化与制度化,平均经济成长率8.7%。民生富裕,带来执政的自信,也敢以自己的传统文化为傲。

  现在大陆经济飞速发展,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所得亦倍数成长。经济发达,生活丰裕的中国,既是世界工厂,又是世界市场。却无法在世界上建立相符应的话语权,也无法在国内建立一套相符应的道德规范。当新中国正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时,回顾过去,西方思想虽曾给了古老中国一个重新出发的方向与依循,但已露出疲态的它,还是追随的目标吗?是否该重建符合民族特性的价值判断与理念架构?此时提倡传统文化既是最好的时机,也是唯一能走的路。

  三、人本─中华文化的特质 

  中华民族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广博深厚又能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人本精神,滋养民族的生命力,度过无数劫难。历史上曾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及中国。现代则有三大文明体系─基督教、伊斯兰、中国。唯一的交集就是中国。换句话说,只有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一脉不绝流传至今。人本精神,又可能是今日文明冲突的解药。

  由于源远流长,所以开枝散叶,深深影响东亚各国,譬如日本。从古至今,日本贵族教育必读中国经典、学汉字、写书法。明治17年司法省为了培养现代法律人才,开设了第4期法学校,应试者1500人,录取仅50人。考试只有两科:一是《论语》、《孟子》解释,二是《资治通鉴》白话训点。到今天大学入学试还考中国文言文。

  非仅日本,韩国也是如此。今年2月间,由于韩国人坚持慰安妇问题必须重新解决,立场极右的《产经新闻》用《韩非子》“小学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理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责难韩国。宪法法院大法官李贞美弹劾朴槿惠总统时,她也引用韩非子的名言:“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强调实现法治主义的重要。

  非仅日韩、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华文化深深影响东亚各国。非仅东亚。1618年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就对中国在政治、文化与科学的长足发展,赞誉有加,并且试图在中国的价值体系中寻找欧洲冲突的解药。传统文化不但滋养中华民族,也将是中国推展一带一路时,无形而重要的基石。

  四、融合─发扬特质再创文化高峰 

  中国百年积弱,让我们失去了文化自信。但文化的基因仍深深存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脉中,形成民族的集体潜意识,只待春风吹起就绿满窗前。一个虚幻的“中国特色”怎能打造出实质的治理效率?不就是中国人血脉中根深蒂固重视现实世界,群体关系,积极奋进的儒家文化特质产生的效益?正如下面的曼陀罗

  哈佛学者杭亭顿说:“后冷战时期,区别人类最重要的因素,不再是政治、经济,而是文化。”“全球政治未来最核心也最危险的发展方向,不在于国与国之间的纷争,而是拥抱不同文明的族群之间,可能爆发各种文明的冲突。”他的预言应验了,21 世纪一开始,严重的宗教冲突就席卷世界。不但如此,两百多年的民主制度也沦于民粹把持。于是,非一神论,以仁为中心,以民为本、推崇王道的中国儒家思想,加上有效能的治理力,正可能是解套的良方。当时代的巨轮转向,我们就要掌握时机。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这是个艰辛的理论探索过程,但我们若能让中华文化体系脉络分明的与西方知识论述无缝接轨,也就是站上颠峰,全面取得话语权的时候。这也是两岸中华儿女无以回避的天命。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