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三届中华文化论坛

黄建钢:论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创新

2018-06-02 18:39:30
  中评社北京12月26日电/有话说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书是一种文化。生活中,文化就有这种效果和效应:往往也是要到用时,方恨它的无力和无效,方知“何必当初”没有给予它很好的重视。但对既悠久又连绵还在不断发展之中的中华文化来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态度和信心截然不同。十九大报告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充满对中华文化“文化自信”的报告:不仅在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基础上又正式提出了一个我党执政、理政和行政的第四个自信,而且还给予“文化自信”在中华复兴、祖国完全统一和台海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等要事重事的实施及实现过程中一种特殊地位和作用及意义。这些“事”也只有在经过实际操作后,才知它们不仅是超难的历史事情,而且还是很容易发生连锁反应的现实事情。对此,我们需要深刻细致地领会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自信”的内涵和精神。只有深刻领会,才有融会贯通。只有融会贯通,才有触类旁通。只有触类旁通,才能做到随机应变。

  那么,怎么才能精准理解这种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呢?有还是没有这种自信,在解决台湾问题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以及怎么才能精准地做到“文化自信”呢?下面是对这些问题初步思考的一点体会。
  
  一、引子:建立现代化强国,必须解决台湾问题 

  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为线,台海两岸关系正在呈现或者酝酿一种积极的“新趋势”及其“新状态”。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行的三个时段的“方略”规划——一是到2020年“全面小康”,二是到2035年“基本现代化”,三是到2050年“现代化强国”——激起了台海“千层浪”,给台海两岸关系注入了一些新元素,树立了一些新理念,梳理了一种新机理,赋予了一些新使命,蕴育了一种新状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八大以来就一直在“团结带领”中华民族在逐步和逐渐地朝着实现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挺进。这是一个“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中华民族终将实现“强起来”和“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所以,对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不断翻滚的台湾问题,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表达得非常清晰:“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其实也是习总书记对台湾问题的一贯主张。问题在于,究竟怎么才能“和平统一”?应该怎么理解“和平统一”?为此还是需要再重温一下三年前即2014年9月26日在北京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习总书记那个意味深长的对“国家统一”新内容和新路径的新理解。他说得很清晰而清楚:“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这是对“统一”内容的新理解和新概括及其新表达。这个表达在十九大报告中被再次正式肯定了,并且成为了我们党将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贯彻执行的十九大对台工作新精神。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的对台工作思路主要体现在两个观点上:一是“能力观”——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二是“契合观”——习总书记指出,“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台工作的最底线和最高线及其方式方法。

  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八大以来也一直都很重视文化建设和在打“文化牌”,并且强调了对中华文化坚定且有力的“文化自信”。应该充分认识到,“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是十九大报告对“祖国完全统一”的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和设计。按照习总书记2014年9月26日讲话精神演绎,“心灵契合”不仅是“祖国完全统一”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祖国完全统一”的核心内容。所以,研究如何用“中华文化”来促进“心灵契合”的问题,是摆在我党和全体中国人即全体中华儿女面前的一个崭新和至关重要的课题。当社会上还在普遍关心形式上究竟怎么统一问题的时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把目光越过了经济融合、文化融合、社会融合、心理融合和情感融合,而聚焦在了一个“心灵契合”的目标上。这完全是一个新内容,新到了一个对台工作部门至今还没有拿出关于这个内容的具体详细和精致的方略和经略方案的地步。这其实是对“中华文化”具有“文化自信”的一个产物和一种结果。同时,它又是所有所谓融合的前提、基础和关键。

  于是,拿什么去“契合“是一回事,“契合”什么是另一回事。“契合”什么的内容又决定着怎么“契合”的方式。“契合”台海两岸同胞的心灵,尤其是要重视台湾同胞“心灵”的态势、趋势和走势。这是两岸统一、合一、融一的最高境界。心灵是心理的灵魂。心理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社会的枢纽。对中华民族来说,台湾问题是一个既难以绕过去又难以放下去的问题。没有两岸的统一,就难有中华复兴“中国梦”的真正实现。但要统一,现在还没有能很快起到作用和见到效果的方式、方法、走法和办法。但从现实上看,形式上的统一再难可能还是会相对比较容易一些解决的。最难解决的还是心灵上的契合和情感上的融合。所以,包含心理融合的统一才是彻底的统一。没有心理融合的统一就会有很多的后遗症直至逆反症,甚至还会是一种虚假的或者是脆弱的统一。所以,至关重要的心理融合又是立体的而有层次的。心灵契合是其中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其中的最深层次即最低层次就是一种情感的融合。

  由此引出,我们必须对“中华文化”这个概念进行重新审视、重新思考、重新评估、重新自信、重新梳理、重新创新、重新表述、重新弘扬和重新发力。

  二、难点:欲达心灵契合,必须包容台湾独特心理 现在的问题是,心理究竟怎么融合?

  研究的一个结论是,解铃还得系铃人。日常和平常的心理问题和心结问题还是要用“心理管理”的方法来解决的,因为它们都是心理还没有管理或者是有管理但都是不会管理的产物。心理的方法也是治理方法的核心。治理只有把心理方法作为核心的时候,才体现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而心理又以地理为基础。现在,两岸统一的最大障碍已经不是一个地理上的“台海”问题而是一个心理上的“台独”问题。“台海”只是一个地理障碍——这个障碍在目前先进的武器面前已经不成为障碍。但“台独”渗入文化后形成的“台独文化”已经俨然成为一个心理障碍——这个障碍因为至今还无计可施而发酵得越来越复杂而显示了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台独势力”有时甚嚣尘上甚至十分猖獗,主要原因就与“台独文化”是其后面的支撑力量密切相关。
  
  其实,文化本身都是复杂的。人们一般重视的是政治文化、历史文化和艺术文化,但对地理文化至今几乎还没有什么感觉。但地理文化也是一种能够深入人心和裹挟人心甚至绑架人心的文化。地理虽然不对心理起决定作用,但具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裹挟作用。所以,瓦解“台独文化”,必须从理解台湾独特的“独立心理”开始。心理既产生于地理又产生了文化。只是之前从地理角度看心理,既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到成熟的地步,更没有到可以熟练掌握的程度。那么,台湾文化又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它又具有什么特性和特质呢?研究的结论是,台湾文化属于一种我们以前很少切入观察过的“岛文化”和“江文化”。具体的台湾文化具有如下特点及其逻辑:

  1、台湾文化应该是一种既多样复杂又僵固的文化 

  与在“台独”的过程中处于主体方不同,在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过程中,台湾文化就是一种客体、对象和被动的文化。这种由台湾独特地理和历史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及其惯性在进入 21 世纪后一直处于不断的发酵状态。影响台湾文化的方面有很多。但状态是,不仅有多种维度,关键在每个维度的影响力几乎接近到一个相等相同相似的程度。台湾文化至今的状态是,其中每个文化的构成不是一层一层叠加的——如果是一层一层叠加的,那么每个文化要素对整个文化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就会有深浅、大小和轻重及方向和角度的不同。但构成台湾文化的要素却是一条一条竖立的——这种状态决定了台湾每个文化要素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基本上都是等腰、等边和等力的。这使得在台湾的每个文化要素都是既有现实力又都有历史沉淀力的。所以,对台湾文化的每个要素都应该或者必须给予高度和足够的重视,而不应该有所轻重,也很难有所褒贬——凡是能在台湾生根的文化都是与台湾有缘的文化,更不能有所忽略。

  2、台湾文化其实是一种很具有包容力的“江文化” 

  这是一个新视角的新归纳。这是从地理看心理的概括。从地理上最直观地看台湾,它的文化就是一种“溪文化”。台湾岛上的水系基本上都是被“溪”所命名的。但由于“溪”都是“江”的支流,并且又都是溪在上而江在下的,所以台湾文化就是一种“江文化”。而“江文化”又是一种低处水的文化。这种文化一般都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这是一种具有包容力的文化。因为在最低处,它就包容了所有从上面下来的所有东西。二是这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很容易僵固的文化。什么意思?就是,一旦形成了认知,就会很难再加以改变。这也与“‘江’者,僵也”有关。所谓“江”者,就是“两山夹一水”的意思。它使其流域一般容易固定而形成一个固化状态。正是因为具有了这样的地理文化,台湾才可以包容几乎世界上所有发达的文化而形成了一种在世界上很有特点的文化现象。正是这样的地理环境生成的心理状态,才能最终具有最大、极大和超大的包容态和包容力。这就是在大陆和台湾的文化交流中之所以一般都是一种不尽人意状态的原因。现实的情况是,两岸文化交流往往不是像起初想象和期望的那样是大陆会包容台湾,反而是一种大陆反被台湾反包围和反包容而且还会是一种被反包容得非常厉害和非常成功的状态。这就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了。

  3、台湾文化的“海岛性”又使其具有独特的独立性 

  海岛由于整日是被海风、海浪和海潮所包围、封闭和裹挟的。这虽然是海岛的共性,但这种封闭又会导致独立性和自大性甚至倔强性的形成、滋生和发展甚至发挥发力。地理上越封闭的状态就会造就心理上越倔强的性格。台湾人矛盾的双重性格:既豪放又细腻,如同“刀与菊”的文化一样。这个文化是高原文化和丘陵文化的结合、组合和融合的产物。这也是英国人人心和民心的基本心理特征——“脱欧行为”就比较充分地表现和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独立心理和自大心理所形成的独立文化。

  4、台湾文化还是一种具有浓厚“风文化”的文化 

  台湾虽然也受地震的影响,但影响台湾最大最多最频繁的自然灾害现象还是台风和季风。台湾还是中国的台风屏障。从台风到风浪,都在培养台湾人独特的风险意识。而风险从自然走向商战说明,风险越大,利润越大。也可以反过来说,利润越大,风险就越大。台湾人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进出台湾都是既要借季风之力的,又要经受风浪和风险考验的。风浪考验是地理上的,风险考验是心理上的。这决定了台湾人既富有冒险精神又具有保险意识,既敢闯又慎重的双重性格、意识和文化。在这方面,台湾人就又很像英国人。也像英国那样,台湾的保险文化和保险业务也很发达。住在海上的人,日常当中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会多一些和大一些。这方面的性格,日本又最典型。日本人一直在担心,日本终有一天是会沉没的。等到日本沉没的时候,日本人会到哪里去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日本人。这也是一种居今思明、居安思危的心理。这也决定了台湾人一般都容易具有一种对宗教信奉的心理和心态。

  三、思路:溶解台湾独特心理,还需自信中华文化 

  仔细研读十九大报告后发现,能够“促进心灵契合”的就只有“中华文化”。但在这里,”此中华文化”已经不是“彼中华文化”的概念。“此中华文化”是十九大新精神的体现,是一个新概念。这个概念超越了现在社会上普遍所理解的“彼中华文化”很多。“彼中华文化”概念,就是一般所理解的概念:不是“传统说”,就是“中原说”。而无论是“传统说”还是“中原说”,还都不是真正的中华文化,甚至还不是中华文化之源和中华文化之本。而要完成两岸文化融合,就必须创新地理解这个“此中华文化”概念和理念。在两岸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不仅要区分主体方和客体方的不同,更要确立中华文化在其中的主体方地位。如果融合不好,主体方将负主要责任。关键是,中华文化有否足够大的包容力去包容台湾文化。这是需要研究一下中华文化的包容度和包容力问题的。其实,从愿望的角度看,大陆没有台湾恐怕不行,尤其是在这个海洋时代中。但台湾没有大陆还是可以的。大陆掌握的中华文化处于台海矛盾的主要方面。大陆很想融合台湾。所以,融合的成功与否,就取决于大陆现在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此中华文化”的性质和力量及其肚量的理解究竟如何。

  现在,一般所理解的“彼中华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1、中华五千年文化是一种有浓烈中原文化的文化 
这是我们现在对中华文化宣传的基本口径和调子。因为从伏羲到老子都是现在河南周口人。河南周口就在中原大平原上。周口这个地方曾经是黄河和淮河的交汇口,甚至曾经是这两条水系的出海口。特别是殷商甲骨文和殷商城邑的考古发现证明了,现在所提的五千年文化就是一个中原文化。所谓中原,既相对于东西又相对于高低。所以,中原文明曾经既是一种包容性文明又是一种枢纽性文明。但现在只有枢纽性文明而几乎没有了包容性文明。

  2、中原的平原文化是凸起的“地上河”文化孕育的 
这是对中原文化的非包容性特性的一个地理学理解和解释。地理是心理的基础。心理又是治理的基础。由于人是依水而居的,所以作为地理的水文曾经是作为心理人文的核心。从水文看,地理分为两大类:一是“地上水”凸起的地理——主要流淌在平原上的水系被称为“河”,一是“谷底水”凹进的地理——主要在山区穿行的水系被称为“江”。当然也有例外,如浏阳河就是流淌在山间却被称为“河”的水系。据记载,在伏羲时代,这两条黄淮水系特别是黄河水系已经呈现明显的“地上河”态势。从汉字“坎坷”的“坷”到汉字“黄河”和“淮河”的“河”中可以推测到,当命名为“河”的时候,水系基本上已经呈现一种“地上河”的状态。所以,中原的黄河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地上河文化”。据考古,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已经有6000余年的历史。所以,“河文化”的历史也有6000余年,要早于5000年中华文化的历史。由此可见,“地上河文化”蕴育了中原的中华文化。

  3、“河文化”是一种“大河有水小沟满”的灌溉文化 
这是对“河文化”特点和功能的地理学和农业社会学的理解和解释。它具有什么特点呢?从俗话“大河有水小沟满”中可以看出,一是凡“河文化”都源自“江文化”,甚至都是“江文化”的一种变异。世上所有的“河”,不是先前是“江”,就是前面是“江”的状态。二是凡“河文化”都是一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和高屋建瓴的文化。这种文化既容易给下面的人们带来灌溉便利,但也容易随时给下面的人们带来危险和危害,如洪涝。这其实也是“河文化”是“源头文化”的典型形式。黄河是母亲河,也因此得名。源头文化就是上头和上面俯冲下来的文化。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也有这个意思。黄河几乎是中华中原唯一的水源。只要黄河水量充沛,中原就不会有问题。但黄河的水经常会有问题。乾旱经常会袭击中原的黄河。电视机《天下粮仓》开篇就说,清朝康乾时期就是用黄河之水来预测来年旱情的。所以,一旦大河堤坝决口,一旦小沟失控,就会形成洪涝之灾,就会危害整个中原。

  四、出路:不断创新是“中华文化”最大“文化自信” 

  到底怎么概括新的“中华文化”概念呢?它的结构又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现在一般所谓的中华文化就是全部的中华文化呢?两岸统一问题使人想到,应该对什么是中华文化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和概括。还有,到底对中华文化中的什么要素我们感到了自信呢?还是对中华文化的全部我们都自信了呢?其实,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还有中华现代文化;不仅有在中国的平原中原文化,还有在中国的山区丘陵文化。人们早有感觉,中原的文明只有五千年,但既是杭州湾南岸又曾经是长江出海口南岸的宁波余姚的河姆渡文化已经有七千年的历史。所以,“河文化”固然应该是中华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不是中华文化的全部,甚至都不是其初步。那么,还有什么文化没有概括进“中华文化”中去呢?从地理上看,应该还缺少一个“江文化”。考古上的四川“三星堆文化”就属于“江文化”,最早就形成在一万两千年前。猜测,它就是东海海水上涨后“东海平原人”跑进四川盆地去的结果。一万五千年前东海海水开始上涨,到一万年前左右时海水曾经涨到过最高。最高时的海水比现在的东海海平面还要高出约 50米左右。

  1、“中华文化”是“河文化+江文化+现代文化”的组合 

  十九大报告的中华文化即“此中华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但现在传播和发扬的中华文化基本上只是其中的一个“河文化”部分。如河南的殷商文化,也就只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杭州湾南岸有一条长达200公里的新石器文化带至今已经有8000—6000年的历史。但就是这个已经呈现系统性和持续性的文化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注意。它现在应该引人注目了。它比殷商文化还要早2000—3000年。它相当于又一个西周到今的历史发展跨度。由此看,仅是“河文化”,还不是中华文化的全部,甚至还不是根本。只有“河文化+江文化”,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其实,当初的尧舜禹就横跨了这个“河文化”和”江文化”之间的不同。在杭州湾南岸现在还有一条尧舜禹文化带——余姚的尧文化、上虞的舜文化和绍兴的禹文化,就足以证明。他们明明都是中原人,或者都是在中原成就事业的,但为何都在江南留下了那么强烈的文化印记呢?这是需要思考的。所谓“江文化”,就是以低处水系为主要地理要素的文化。只有“中华传统文化+中华现代文化”,才是十九大所说的新的“中华文化”内涵。

  2、“江文化”是一种包容性和包容力都极强的文化 

  现在的文化研究有一个缺陷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什么样的文化研究缺陷现象呢?它是一个不仅没有把具象“黄河文化”上升到一个抽象的“河文化”来研究,也没有把具象“长江文化”上升到一个抽象的“江文化”来研究的现象。这个缺陷导致了文化研究很难进入一个思维方式研究的程度层次。其实,不同的水系才会形成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思维方式。从词语学上看,水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称呼为“河”的水系,一类是称呼为“江”的水系。这样的区分在英语文化中是没有的。在英文中,无论是“江”还是“河”,都统称为“river”。由此形成了中文中“河文化”和“江文化”的联系和不同的独特性。关于“河文化”前面已经有所讲述。此处要重点思考一下什么是“江文化”的问题。由于江在山区处于最低处——水往低处流,而人又都住在半山腰,有时甚至还会跑到山顶上去俯瞰一下江水和四周。所以,人看着看着它,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具有了一种俯瞰一切的态势,以及由这种态势形成的一种俯瞰一切并且是“一览众山小”的心理,还有由这种心理形成的一种可以和能够俯瞰一切的能力。何况,“江文化”本身是一种不仅最早而且还很固定而“僵”即不会变化的文化。所以,“江文化”容易形成两个极端的文化状态:要么特别封闭,要么特别“一览”。

  3、“江文化”是从溪到江再到大江逐级发展的文化 

  从“小溪有水大江满”的地理状况可以看出,“大江文化”是一种包含“小江文化”而“小江文化”又包容着“小溪文化”的整体且有层次的文化。从历史上看,“江文化”也曾经极大地包容过“河文化”。这是在什么时候的事情?当时又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呢?这是一种从地理文化角度审视历史的一个结论。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那个著名的“南宋文化”形成的过程。“南宋文化”是怎么形成的呢?它不是简单把北宋文化搬到了南宋,而是把当初具有“江文化”特质的吴越文化毅然包容了从中原败下来的以“河文化”为基本特质的北宋文化。如果不包容,就会发起战争。战争都是起于不包容和包容不了。所以,山谷能蓄水。大山谷就能蓄大水。所以,造水库一定都是在山区山谷里造的。平原上是造不了水库的。因为长江就具有这种山谷的包容力,所以长江才能造出宏伟的三峡水库。

  4、儒学文化属于“江文化”、“山文化”、“岛文化” 

  应该对持续影响中华文化两千余年的儒学文化进行一种从地理文化角度展开和深入的新审视和新界定。过去我们都曾经把它归入中原文化范畴。其实有别。儒学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是鲁国人。鲁国因为“每日都有鱼吃”而被命名为“鲁”。而鲁国那块地方在七千年前时即河姆渡时期还只是一个海上仙岛。那时候中原还是一片汪洋。所以,儒家学说从地理文化的根子上看还是一个海岛学说。海岛学说从地理文化看又属于“江文化”范畴。其实不仅如此,被誉为“真三不朽”之人的王阳明学说也是“江文化”的产物。不仅王阳明的“立德、立功、立言”都是在江边完成的,从浙江的姚江边到湖南的湘江边再到贵州的乌江边,而且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着的两个半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也都是“江文化”培育的。这就容易与以海岛文化和“江文化”为基础的台湾心理和台湾文化形成共同点,也容易产生共鸣。而“江文化”既是一种俯瞰的宏观文化,又是一种细腻的精耕细作文化,更是一种敏感和敏锐的文化。这是孔子可以向老子虚心学习“道”背后的心理文化基础。

  5、杭州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直都在创新的文化 

  十九届一中全会闭幕不久党中央新领导班子到上海和嘉兴一大会址重温“初心”表明,杭州湾文化曾经“生产”了中国共产党。习总书记在重进上海“一大会址”时再次肯定了毛泽东关于那是中国共产党“产房“的说法。这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的红色文化与西方近代的蓝色文明和中国的黄土文明组合融合创新的结果。一定要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杭州湾上的上海和嘉兴成立的文化原因和机理。这个看起来是偶然的事件其实必然蕴含着一种至今尚未被人认识的必然性。杭州湾文化不仅很远古,而且还很连续,并且还更加包容和不断创新。其实,与其说它是一种创新文化,不如说它更是一种包容文化。创新一般都是包容的结果。没有包容,哪来的创新?当然,只有包容还并不一定就有创新。既有包容力又有创新力的地方很少。哪里有了这两个条件,那里就是人类的文化瑰宝地。杭州湾就是人类的这样一块文化瑰宝地,应该引起世人高度关注,也应该把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特殊遗产价值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申请加入世界遗产行列,而且还要成为一种非常特殊的遗产而得到全世界全人类的特别重视。为此需要成立“杭州湾文化研究院”。杭州湾不仅创新过干将莫邪宝剑——那属于科技创新,还创新过一种至今影响深远的文化——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文化,创新过至今仍有影响的在中国历史上有建树的思想——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和黄宗羲的“民本”思想,等等。但仅从文化上看,创新还是表象的,深层次一定是一个包容。从包容的角度看,杭州湾文化更是显示了不同凡响的包容力:不仅古代包容过中原平原文明,近代包容过西方资本文明,还在现代包容过马克思主义学说、共产主义理论和共产党组织的社会文明。杭州湾文化的包容力世界第一。所以,可以推论,它的文化也可以在包容台湾文化的实际操作中发挥一种独特的作用。何况,以蔡元培、蒋介石、蒋经国为代表的杭州湾人也曾经是北大文化、民国文化和台湾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掌舵者。更何况,以包容性见长的“江文化”还创新了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雏形。

  所以,这是一个崭新的思考。这是学习十九大报告后才引发的思考。这是一个在“中华文化”与“心灵契合”之间形成互动引起的思考。其中,“心灵契合”是一种以文化为背景和基础的融合,是一种以文化融合为最终目标的契合,是一种通过“心理管理”的路径、方法和手法才能达到的契合。台海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应该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所以,这个契合的过程实际包含如下三个内容:一是要有一个“契而不舍”的过程,二是要为一个“密不透风”的契合状态进行磨合的过程,三是要有一个融为一体的契合高度——这是一个难以把台湾文化从根子上从中华文化中分离独立出去的状态。其实,“祖国统一”的关键还在于,究竟怎么理解“统一”的概念和理念?理念决定内容,内容决定方法。现在看,它应该已到一个立体概念的状态。它不仅是一个“统一”什么的内涵问题,还是一个怎么“统一”的方法问题。习总书记认为,“统一”不仅有“形式上的统一”问题,还有更有心理上的“心灵契合”问题。很多人对此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怎么“统一”还有形式和非形式上的区别?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术界、工作界和社会上对“统一”的内容、路径、方法及其“统一”命名问题的思考。既有人主张要用“合一”来代替“统一”,也有人主张要用“完全统一”来代替“形式统一”,还有人主张要用“现代统一观”来代替“传统统一观”,等待。而对管理来说,虽然概念和理念都很重要,但方法走法办法手法会更加重要。而“心理管理学”主要就是一门对情感和情绪直至心灵和精神进行管理的方法科学。在现代,氛围的构建和媒体的传播都至关重要。谎言与真理的最后区别就在于,谁先掌握了对人的心理进行管理的方法。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