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三届中华文化论坛

茶的自信:以茶为媒两岸携手弘扬中华文化

2018-06-02 18:56:50
  中评社北京12月27日电/两岸首次联手演绎当代中华生活文化之美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生活美学展” 于2017年10月20日在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主办、中华全国同胞联谊会合办、北京中展丹青展览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厦门文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本次“海上丝绸之路东方生活美学展”的举办,顺应“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再次兴起的东方生活美学新热潮。两岸生活美学机构——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厦门文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墨稼文创、九嶷琴学院、艺拓国际、威狮国际等六家单位联手,以“东方茶席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为主轴,策划三大主轴展演内容。包括:以海上丝绸之路东方生活美学图文展,探究东方生活美学的历史与文化深度;以茶席设计,展示中华工艺美术精粹;以茶道、香道、花道、古琴等展演,让当地民众亲身体验当代的东方生活美学。

  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效果非同凡响。中华茶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茶文化。如今,中国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成为国人自信面对外来多元文化的底气,更成为中国自信面对世界的基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植根于两岸同胞内心深处,是两岸同胞的“根”和“魂”。本文尝试以此鲜活案例,探讨海峡两岸如何借助茶这一媒介,通过携手推动茶艺交流合作,向海外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一)茶的自信:中国茶文化改变世界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最早可追溯到 4700 年前。历代饮茶各有特色,古法有“唐煮”“宋点”“明瀹泡”。历经千年,无论是皇室贵族、文人雅士,还是平常百姓家,饮茶是中国人重要的生活方式。

  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据推测,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约于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

  茶叶是古“丝绸之路”上与丝绸、瓷器并重的重要商品。清人邵之棠在《论茶务》中写道:“中外通商后,出口之货以丝茶为大宗,诚以外邦地土不及中国之相宜,故中国之丝,中国之茶,西人所不能少也”。“华人制造之物,足以动西人之目,合西人之用,谋西人之利,惟此茶一项”。可见,在古“丝绸之路”上,茶是不可或缺的物件,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到十九世纪,中国茶传播到世界各地并风靡全球。

  目前,我国茶叶已行销世界五大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有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20多亿。《世界茶业蓝皮书:世界茶业发展报告(2017)》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国,也是茶园面积增速最快的国家。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14年世界茶园种植面积437万公顷,比2000年265万公顷增长 64.9%;茶叶产量517.3万吨,比2000年292.9万吨增长76.6%。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茶业出口总计32.9万吨,同比增长17%,出口额 14.8 亿美元。全球茶业年产量约500万吨,而中国2016年茶业产量约243万吨,占比已接近一半。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种植面积更是达到63%。

  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在“丝绸之路”沿途传播功勋卓著,至今依然对沿途国家的生活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中国茶和茶文化与当地社会文化相结合,发展出新的茶文化形态,如韩国的茶礼、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以摩洛哥为代表的阿拉伯世界的茶饮文化等民族的、地域的茶文化,丰富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饮茶成了许多国家国民的生活内容,增强了人的身体健康,甚至曾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起到有益深入进行的作用。

  (二)茶艺文化价值:凝聚东方生活美学精髓 

  茶艺,为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是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茶艺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国茶艺》,2005 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阮浩耕、王建荣、吴胜天。) 

  中华茶艺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华茶文化。这种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凝聚东方生活美学的精髓。

  中国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从物质需求的角度,说明了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则是说明茶又具备另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人们在饮茶过程中讲求的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茶本身存在着一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到精神,从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到成为人际关系的媒介,逐渐形成传统东方文化一朵奇葩——中国茶文化。茶的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正如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台湾明新科技大学教授范增平所说,茶艺是物质(茶叶)和精神(茶道)的过度桥梁、载体和媒介,又是生活艺术,更是人生哲学,是生活美学的一部分。

  中国的茶艺文化是一种“中介”文化,烹茶饮茶的艺术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品茶活动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可展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在中国古代,文人用茶以激发文思;道家用以修心养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禅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人们在精神层次上感受到了一种美的熏陶。同时茶艺文化也是一种“综合”文化,涉及建筑、音乐、舞蹈、绘画、戏曲、服饰、饮食、医药等诸多文化领域。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产品是茶叶、丝绸、陶瓷、香料等。而茶艺进行的“舞台”——茶席,几乎融合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品的所有产业链,传统茶席涵盖了茶器、家具、摆饰等工艺美术范畴,现代茶席设计的概念更延伸至茶道、花道、香道等行为艺术,包含空间设计、环境营造、时尚及社交礼仪等文化美学领域。茶席的设计,是东方生活美学集大成之体现。

  茶席即烹茶饮茶、进行茶事的空间,也可视为承载茶艺的舞台。或方或圆的茶桌,精巧雅致的茶具,四周园林、盆栽、插花、字画、陶瓷等陈设,一同营造出安静、清新、舒适、乾净的饮茶氛围。茶席上选用的器具摆设与茶品给人视觉、触觉、味觉、听觉一体的感受,依照不同时节与主题搭配,蕴含着茶人热爱生活的精神,也呈现出东方美感的巧妙设计。
 
  茶席是东方文化发展的产物,综合了工艺美术、空间布置、插花、赏画、焚香、点茶、听琴等东方生活美学元素,还有内部品茗环境的营造,外部与节气的协调,都是茶席营造出的东方美学意境。

  (三)两岸携手必要性:中华传统根植两岸 

  2017年10月20日,来自海峡两岸的艺术家在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携手,举办“海上丝绸之路——东方生活美学展”。展会甄选了2016年4月在台北文创展上的精华与2016年11月海峡两岸文博会“东方茶席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让马耳他朋友透过图文并茂的展示,以眼观、手触、 鼻嗅和心悟,在袅袅升起的香烟中,养护身心,体验东方精致的人文生活方式。

  现场展示了四季茶席,创意设计茶席、经典茶席、古琴表演、香道表演。精妙绝伦茶具深深吸引了前来观赏的宾客,他们饶有兴趣地参与了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细细品味、领略整个过程的美好意境,现场茶香四溢,余韵袅袅,来自海峡两岸艺师以优雅、娴熟的技艺分别进行了茶道、香道、花道与古琴展演,一招一式,韵味十足,将中国茶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精彩的茶艺表演让来宾意犹未尽,纷纷赞叹中国茶文化,对有机会接触中华茶艺感到高兴,表示今后将更多地了解中国,并为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中马友谊出力。

  马耳他司法文化及地方事务部鲍尼奇部长高度赞扬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茶在中国日常生活中重要地位。

  两岸同根同源,茶文化也是一脉传承,但因为长期分隔,却又各有不同。两岸茶艺有很大互补空间,应携手合作。根据连横著作的《台湾通史》记载,清代嘉庆年间,台湾人柯朝第一次把武夷山的茶苗移到台湾并获得成功。台湾人喝茶的习惯也是从福建传过去的,两岸茶文化一脉相承。1971年,台湾茶叶从外销转内销,这以后才有茶艺文化的发展。为了推动内销,台湾各地都举办了泡茶比赛,选拔茶艺师的选拔。

  “茶艺”一词还是台湾茶人提出的,现已被海峡两岸茶文化界所认同、接受。1977年,以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为主的一批茶的爱好者,倡议弘扬茶文化,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这个词;但是,有人提出“茶道”虽然建立于中国,但已被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援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茶道”这个名词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是特别敬重的,感觉高高在上的,要人民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才定案。“茶艺”就这么产生了。台湾茶人当初提出“茶艺”是作为“茶道”的同义词、代名词。

  两岸茶艺最大差异在于,台湾的茶艺注重生活美学,有最自然的人文,大陆则往往流于形式,有形无神。台湾茶艺师培养经验丰富,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成立三十几年来,对于“茶文化生活美学”不余遗力推广。举办过11届“中华茶艺奖”(每2年一届),多次与《日本的茶道》与《韩国的茶礼》相互交流。也是世界华人来台湾学习茶艺文化的最主要推动者。

  对两岸茶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情况,马耳他文化中心王彦军主任有一番生动的说法: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推进中外经贸相通的同时,民心相通也成为这一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展示的正是在中国得以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特别是中国的茶文化,展示的是传承千年的健康绿色生活方式,也符合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更重要的是展示中国东方生活的美学追求和价值取向。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的主创和参与表演的成员多来自中国的台湾,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根植在这个美丽的宝岛。
 
  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植根于两岸同胞内心深处,是两岸同胞的“根”和“魂”。

  (四)两岸合作展望:茶艺文化普及从小做起 

  本次两岸合作演绎,是“两岸携手,走向世界”的鲜活案例。为了让马耳他的贵宾与民众更深刻的体会来自中国的东方生活美学,在静态展览的基础上,邀请到两岸茶艺界的杰出人士现场展示,他们在茶道与茶席方面,不但具有长达一二十年的资历,在诸多的茶相关组织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更在重要的茶席比赛中获得最高的奖项。他们亲自为本次赴马耳他的展览进行的四季茶席设计,带来的茶席不但价值上百万人民币,更是他们依照本次策展的四季节气与茶品,赴各地收集来自大师手做的工艺精品。这几位老师进行茶道、香道与古琴展演,并将邀请有兴趣的当地贵宾与民众进行茶道与香道的体验。他们展现出的是多元包容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国人自信优雅的国际形象,这将为境内外与两岸、港澳华人同胞传递一种归属感与使命感。

  这不再只是对两岸的互动与闽台文化上的交流作为和平发展的议题;而是两岸民间人士,企业与政府单位联合起来给予世界一个完整的中华民族形象。一方面在世界人民眼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让生活于他乡的海外华人拥有一种民族的归宿感与一门手艺传承的使命感。虽然此行的商业价值与产出较为局限,然后在文化传播的社会价值上确实相当宏伟。各个国家的相关政府部分也陆续地对于此类活动发出了诚恳的邀请。

  如果能将此类活动发展成一具有跨界性质的多元性文化雅集,其中包含中国的茶道,花艺,香道等等,并融入中国的传统与当代艺术巡展,和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器皿的交流分享;这或许能够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强上,做出相应的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在国内,如果能够将此落地到民间的培训上;指的是一种有别于当下商业培训的民间普及教育。透过发起“小小茶人”、“亲子奉茶”、“千人茶会”、“外国人喝中国茶”等大小型活动,将茶艺文化的普及工作从小做起,自小就开始培养我国年轻子弟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将提升文化意识的工作扩散到社会不同层次的市民身上,让国内外友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这才符合一个国家整体的文化自强过程。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