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中评观察:总理谈国际关系 大趋势都不变!

2019-03-16 00:12:10
  中评社香港3月16日电(记者 郭至君)15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作为每年全国两会压轴的总理记者会,李克强总理对于每个问题的回答都引起了国际舆论非常大的关注。在本年度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一共回答了17个问题,其中境内记者提问了8个,境外记者提问了9个,我们也注意到,涉及国际关系的问题有4个,方向分别是:朝核与半岛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中欧关系问题和中俄关系问题。

  在首先谈到半岛问题时,李克强总理首先点出,半岛问题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由来已久,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接着他由此强调,“接触总比不接触好”,呼吁各方要保持耐心,要抓住机遇,特别是当前显现出的积极因素,推动对话,特别是朝美对话,实现大家都希望得到的成果。同时,李总理重申,中国始终坚持半岛无核化,希望保持半岛的和平稳定,这个立场从来没有改变过。他也说,解决好半岛问题,不仅对北南双方,对地区、对世界都有利。

  对于中美关系,李克强总理说,中美之间保持稳定的双边关系,不仅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世界。在曲折中前行、继续前行这个大趋势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李克强总理也强调,中美作为两大经济体,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合作,可以说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人为地把这两大经济体隔开,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合作比对抗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这个原则去推动中美关系,包括经贸关系的发展,这样可以使两国人民从中受惠。对于矛盾和分歧,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来进行化解管控的,去推动符合世界潮流的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并且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谈到中欧关系,李克强总理首先总结了中国和欧盟的特性——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联盟。李克强总理说,中欧都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一极,中欧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中欧,也有利于世界。中欧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之间有合作,也有摩擦,过去和现在都存在。但是,我们长期以来积累了化解分歧、摩擦的经验,这些经验我认为还应该继续沿用,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中欧之间应该增强互信。双方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对方,在合作当中妥善化解分歧,让中欧关系稳步前行。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关系问题成为今年总理记者会上四大对外政策问题之一,对此,李克强总理表示,中俄互为最大邻邦,中俄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地区、有利于世界。70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现在可以说是高水平的。我们的政治互信不断增加,人文交流也在不断深化。去年在世界贸易下行的情况下,中俄之间贸易额突破了1000亿美元的规模,这是一个新的标志。这本身表明,我们之间的合作有很大潜力。李克强总理也为中俄关系下一步发展打了“强心剂”,他说,双方还可以拓展合作领域,把能用的十八般武艺都用起来,巩固中俄经贸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的成果,而且向翻番的目标迈进。

  总得来看,总理记者会上这四个涉及国际关系和中国对外交往的提问的回答,我们发现,总理每个回答中都强调了“有利于关系双方且有利于世界”这样的词句,这就证明,中国绝不是国强必霸的国家,反之,中国一向秉持着“亲、诚、惠、容”的对外交往理念,我好、你好、大家好才是中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准则。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整场记者会最后主动补充所说地那样,中国不仅重视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还重视和东南亚和所有周边国家的合作。中国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也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做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维护者、贡献者。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