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中评现场:总理和多位部长回应中美贸易战

2019-03-16 01:34:06
李克强总理就中美贸易战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中评社图片)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3月16日电(中评社报道组)自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备受世界关注。今年的两会,中美贸易磋商及中美经贸关系自然成为了中外媒体记者穷追不舍的焦点问题。从政协和人大新闻首场发布会,到总理记者会、各大部委专场记者会及部长通道,都能看到中美贸易的问题。当然,总理、各位部委的掌门人及政协和人大新闻发言人也都纷纷就大家所关切的问题给出了回应。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我们希望磋商能有成果,能够实现互利双赢。我相信,这也是世界的期待。中美作为两大经济体,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合作,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人为地把这两大经济体隔开,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合作比对抗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这个原则去推动中美关系,包括经贸关系的发展,这样可以使两国人民从中受惠。对于矛盾和分歧,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来进行化解管控的,去推动符合世界潮流的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并且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表示,中美关系历来是合作与摩擦并存,但是我们始终认为,合作是大于分歧的。我们看到,中美两国的利益已经高度融合,美国几乎所有大公司在中国都有业务,几乎所有的州与中国都有合作。我们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有个别人声称要让中美“脱钩”。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与中国“脱钩”,就是与机遇“脱钩”,就是与未来“脱钩”,某种意义上也是与世界“脱钩”。合作仍然是中美关系的主流。这既是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认知,也是双方各界的一致共识。最近中美经贸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得到两国各界以及国际社会的欢迎,这表明,只要坚持相互尊重,致力于平等协商,任何难题最终都能够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

  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中美经贸磋商要共同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重要共识。中美两国磋商原则是两国元首达成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在90天期限内,中美双方开展了三轮高级别磋商,这个过程非常艰难和辛苦,艰难之处在于时间很短,加上两国制度、文化、发展阶段等都有很大差异,因此要达成共识就要求同存异,付出更大的努力。虽然磋商内容很多,难度很大,但还是富有成效的,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有了一些领域突破。取得这样的成果很不容易,我们应当倍加珍惜。至于是否能达成协议,需要双方的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假如我们能够达成协议,将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中美双方经贸团队都在全力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取消所有相互加征的关税,使中美双边贸易能够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中美贸易磋商的前景是有希望的,中美达成一个互利双赢的协议,符合美国的利益,符合中国的利益,符合世界的期待。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第七轮磋商谈判双方讨论了许多重要问题:一是讨论了如何尊重对方的货币当局在决定货币政策自主权;二是讨论了双方都应该坚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这样一个原则;三是讨论了双方都应该遵守历次G20峰会的承诺,比如说不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并且双方就外汇市场保持密切沟通;四是讨论了双方都应该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透明度标准来承诺披露数据等这些重要问题。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国资委专场记者会上回答媒体记者提问表示,我们对于中美贸易谈判也非常关注,期望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也期望中美两个这么大的贸易经济体能够有个好的结果。从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来看,我们和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世界上很多著名企业都有这样那样的贸易往来和投资往来,我们的海外朋友们也期望有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所以,我们很乐意看到贸易争端能够进一步减少,创造一个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和经营环境。合作是竞争的重要前提,共赢的局面是我们未来期望看到的。

  新任政协发言人郭卫民在首场政协新闻发布会上就目前的磋商情况也做出了回应,中美尽快达成互利共赢的协议,不仅有利于中美双方,对世界经济将是一个好消息。同时,他也指出,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需求远大于分歧摩擦。事实充分证明,中美合则两立、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

  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张业遂在首场人大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因此我们希望双方继续抓紧磋商,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双方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在拓展合作的基础上管控好分歧,确保两国关系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中评社报道组:林艳、徐梦溪、张爽、张心怡) 
商务部部长钟山回答记者提问(中评社 张心怡摄)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中评社 张心怡摄)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 (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回答记者提问(中评社 张爽摄)
发言人郭卫民(中评社 徐梦溪摄)
张业遂回答记者提问(中评社 徐梦溪摄)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