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香港社交媒体涉人才议题的关注度及其在特区政府整体施政舆情中的占比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2 “高才通”计划的累计接获申请宗数及获批宗数按月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11月14日电/本届香港特区政府自就任之初,就推出一系列积极延揽人才的新政,包括优化已有的人才入境计划、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下称“高才通”)等新安排等。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特区政府在“抢人才”方面已取得亮眼成绩。截至今年9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已收到逾38万宗申请,其中近24万宗获批,约16万名人才已携同其家人抵港,当中更包括循“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称“优才)来港、曾7次在世锦赛封王的桌球天才奥苏利云。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通过分析香港社交媒体数据后得出结论:主流舆论肯定“抢人才”措施所发挥的积极成效,认为特区政府接下来的人才工作重心,应逐步转移至如何协助人才留港之上。较多新来港人才反映,希望特区政府能因应他们在工作及居住环节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具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改善,让他们能更好地在落户香港初期站稳脚跟。
如图1所示,与本届特区政府任期内的头两年相比,香港社交媒体近期涉人才政策议题的关注度明显减少,其在特区政府整体施政舆情中的占比,也从2022年底时突破30%的高位,跌至近期不足一成。在本届特区政府就任之初,香港各行各业皆存在较严重的“人才荒”现象,但随着新的输入人才机制落地生效,香港劳动力市场的人手短缺问题目前已大为缓解。
结合图2可知,作为特区政府人才新政焦点的“高才通”计划,自推出以来便持续受到海内外人才的热烈追捧,截至今年9月,累计接获申请已超过10万宗,申请获批率高达八成一,当中6.6万人已激活签证抵港。近年来在“抢人才”政策下大量涌入的人才,填补了此前因疫情与地缘政治等因素而外流的缺口,香港社会也因而对人才不足的议题焦虑感减少,从而导致人才政策在整体舆论场内的能见度下降。
特区政府在最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所提出的三项优化“高才通”和“优才”计划的措施,包括扩大“高才通”计划合资格大学名单、延长“高才”通计划A类申请首个签证年期、以及优化“优才”计划综合计分制的评审准则与安排,虽然在社交媒体引发的回响绝大多数反应正面,但关注度并不高,也非此次施政报告人才政策的讨论焦点。
不过,尽管当前有持续稳定的人才流入,但这并不代表香港在人才层面已不存在明显短板。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最新发表的世界人才报告可见,香港2024年的全球人才竞争力排名,虽较去年大幅跃升7位至第9,并取得自2019年以来的最佳成绩;但其在吸引力和留住人才的评分细项,却表现相对失色排名仅第28(见图3)。
结合图4可知,虽然香港社交媒体涉人才议题的讨论整体有所下滑,但在相关舆情中,涉“留人才”的关注度占比近两年却持续上升,并于2024年超过“抢人才”的关注度份额,成为涉人才议题讨论中的最主要子议题。特区政府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也因应香港当前人才问题的最新现状,提出未来要进一步强化人才服务办公室的职能,并为人才培育提供更有力的支援等。
而要提升新来港人才未来长期留港的意愿,关键在于瞭解他们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并对症下药提出有效措施助其克服。图5统计了新来港人才对在港生活各主要范畴的社交媒体满意度,可见子女教育和文化环境,是当中对人才吸引力相对较大的两项,而工作与住房则是较为逊色的失分项。
不少新来港的内地人才反映,自己之所以举家移民至香港,最主要的原因是看中其教育水平先进的优势,认为香港坐拥多所世界排名前列的高校、以及国际学校林立的教育环境,可以令其子女获得更优渥的教育资源,也较内地面临更小的升学压力。此外,也有部分来港定居的人才表示,自己非常喜欢香港中西合璧的文化环境,认为香港的高包容度与多元性,能助其开阔眼界拓展国际视野。
在上述两大拉因素的加持下,香港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显然不可忽视,但当谈及香港所能提供的工作机会与居住环境时,不少人却表现出略显无奈和苦恼的表情,其称来港后的生活与其原先的设想存在不小落差,一方面是较难找到与过去待遇差不多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则是被香港寸金寸土的居住环境所劝退。
前述的“高才通”计划,虽在不足两年内已批出了逾8万宗申请,成为香港“抢人才”政策的金漆招牌;但临近首批“高才通”签证将在年底到期的期限,近月来,应否续签、能否续签的讨论声量在社交媒体显着升温,涉“高才通”续签舆情的忧虑情绪指数也大幅攀升至50%(见图6)。不少高才在落地香港后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这主要是因为香港所能提供的职缺类型与级别,与很多高才们过去的工作技能与经验并不相符。部分高才在苦苦寻觅工作数月后,只能暂时屈就在不太满意的工作岗位继续骑牛找马;也有相当比例的高才目前仍处于无业状态,据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和教联会的调查显示该比例高达21.6%。在小红书等内地社交平台上,不乏一些有关“高才通”如何续签的“所谓”攻略,当中分享从事保险经纪等自雇行业、或自费成立空壳公司以完成续签的经验,不仅做法颇具争议,而且特区政府也表明会对此类行为加强审查。足见,新来港人才在工作环节所遇到的阻力着实不容小觑,而且,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他们能否取得继续留港签证的资格。
具体分析新来港人才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见图7),可见难以从事原有行业(关注度占比41%)、以及香港的产业生态不够成熟(关注度占比27%)是最多人深有感触的问题。较多舆论表示,香港的产业结构以金融和地产为主、相对单一,但自己却从事创科或高端制造等行业;而后者目前在香港仍处于发展初期,欠缺完整的产业链和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即便自己想作为先行者创业也绝非易事。有观点认为,新来港人才不少皆拥有高技术背景,他们的专长无疑能为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的愿景出一分力;不过,特区政府也需运用更多的政策工具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包括对特定行业的专项基金支持以及税务减免优惠等,才能为这类人才提供一个足以让其发挥所长的平台。
此外,也有部分人才反映,自己虽然有意在港开公司创业,但在外汇管制的制约下,很难将内地的资金调拨至香港,以支持公司的前期筹备和运营(关注度占比19%)。因此,有不少观点呼吁两地政府就此类个案作探讨协商,针对新来港人才经营公司的实际需求,制定出一套便利他们在两地调动资金的灵活安排。
还有一些从事医生、律师等职业的专业人士,表示当前两地专业资格互认仍存在不少壁垒,抵港后其在内地取得的专业资格不获承认,难以从事原有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关注度占比7%)。希望特区政府能因应他们这批新来港专业人士的处境,加快推进与内地政府在多个专业领域的资格互认,并指出在优化人才来港签证安排以外,特区政府在相关配套措施上也需跟得上,否则新来港人才并不具备能在此发光发亮的舞台。由图8可见,近年来,社交媒体涉两地专业资格互认议题的声量持续上扬,其在特区政府迈出“抢人才”的步伐后更是升幅大增。不少本地舆论也反映,扩大专业资格互认不仅有利于增强香港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也能提升香港本地居民所能获得的专业服务水平,尤其能纾缓医疗等专业服务领域所存在的供不应求现象。
除工作与职涯发展以外,新来港人才较为不满意的,还有香港性价比相对偏低的居住环境(见图5)。较多舆论意识到住房问题是香港长久以来的深层次矛盾,尽管本届特区政府已加快造地兴建房屋,但短期内也较难解决问题。不过,从图9可见,不少观点仍认为,特区政府需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态度,协助外来人才实现在港安居的第一步,例如为符合特定资格的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关注度占比45%)或宿舍(关注度占比26%),其指出唯有解决住房的最底层需求,人才才能安心全力拼事业为香港创造价值。一些人才表示,自己很羡慕身边入住科技园“创新斗室”的朋友,希望特区政府能支持科技园进一步扩展此类项目的规模,让更多从事创科行业的人才能找到适切居所。此外,也有部分有意在港置业的人才,指出尽管新来港人士目前购房所缴纳的印花税已与本地永久居民无异,但其在实际购房过程中却又遇上另一大阻碍,即较难从内地汇出大笔资金以支付购房全款或首期。较多观点认同,两地政府在制定针对新来港人才的两地资金流通机制时,除需充分考虑人才在港发展业务的需要外,也应把其购置物业的诉求纳入其中(关注度21%)。
中评智库认为:特区政府过去两年的“抢人才”工作成绩彪炳,不仅有效纾缓了疫后初期的人才短缺现象,也在主流舆论间获得相对正面的积极评价。下一阶段,特区政府人才政策的重心,应进一步朝如何留住人才的方向靠拢。针对人才在工作与居住这两大环节所遇到的难处,特区政府应充分调研考察,仔细聆听各方意见,急人才之所急,想人才之所想,及时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助人才在港实现安居乐业。成功吸引人才来港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特区政府需运用更大的智慧,为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提供能让其扎根香港的合适土壤,让其能在香港尽情挥洒才能、创造价值。
(记者:陈日嘉,分析师:杨力聪,工程师:吴悦柠,研究员:林东阳)
图3 近6年来香港的全球人才竞争力排名及评分细项吸引力和留住人才排名的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4 自2022年以来涉抢人才与协助人才留港议题的关注度在整体涉人才政策讨论中的占比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5 新来港人才对在港生活各主要范畴的社交媒体满意度(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6 今年以来香港社交媒体涉“高才通”续签议题的声量及相关舆情的忧虑情绪指数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7 新来港人才在工作层面所面临各项主要问题的社交媒体关注度分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8 自2019年以来香港社交媒体涉两地专业资格互认议题的声量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9 新来港人才对于各项改善居住问题建议的社交媒体关注度分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