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思潮
2015年3月号,总第207期

当前台湾“左翼社会思潮”特征及影响——兼论台湾政党社会属性与“激进左翼政治势力”
王建民(北京)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以来,海峡两岸尤其是大陆涉台学者观察与研究台湾社会与政治,主要从蓝绿(统独)二元视角分析,核心又是政党及国家认同问题,很少从社会思潮及经济社会政策主张视角分析,也很少从现代政党的社会属性即政党的左翼与右翼特性分析。与近年中国大陆出现的社会思潮及对社会政治影响有限不同,台湾社会思潮的发展与蔓延,尤其是持续多年的民粹主义思潮与近年迅速兴起的“左翼社会思潮”(这两者结合形成“激进左翼社会思潮”)及“激进左翼社会政治力量”的兴起,对台湾社会政治以及两岸关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14年底,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蓝营的国民党大败,绿营的民进党与“外白内绿”的柯文哲大胜,原因众说纷纭,有“教训老马论”、“线民决定论”、“青年人决定论”、“白色力量兴起论”,等等,其实均是表面现象,只是一个侧面的表述,未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其实,这一选举结果的关键是台湾“左翼社会思潮”与台湾本土化政治思潮(可以称为“台湾民族主义”思潮)在特定时空下相结合的产物。这样才能正确回答:马当局在两岸及国际事务领域功绩卓越(在经济社会改革领域也有进步),却被视为代表大财团的“右翼”政党及非本土化政党),国民党大败、无所作为及“为反对而反对”、却被视为代表弱势群体的“左翼”政党与“爱台湾”的本土化政党民进党大胜的关键;也才能正确回答:“首投族”及青年人为何不支持更年轻的国民党候选人连胜文而支持更老些的柯文柯。本文主要针对台湾“左翼社会思潮”的主要社会特征、主要政党属性、“激进左翼社会政治力量”及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全文请参阅中国评论新闻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