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论丛
2022年10月号,总第298期

台湾地区新冠疫情及两岸合作治理——非传统安全理论视角
宫高杰(厦门)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生
徐梦琪(厦门)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硕士生
  【摘要】自新一轮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台湾地区的感染人数持续上升,疫情的安全风险不断扩大。目前,台湾地区的新冠疫情发展呈现潜在性、扩散性、不确定性等多重特征。而台湾当局在应对疫情局势上凸显颓势。缺乏系统的防疫应急体系导致难以有效遏制疫情进一步扩散,疫情信息掌握不对称引发民众的恐慌心理。民进党当局更是将疫情政治化,藉抗疫之名图谋加入世卫组织。根据非传统安全理论,两岸未来可以“共享安全”为原则,促进两岸防疫经验互学互鉴;以“有效安全”为目标,增强两岸疫情合作的互适性;以“安全机制”为框架,建构两岸常态化的疫情合作制度,打造两岸抗疫命运共同体。通过提升两岸在应对新冠疫情中的合作治理水平,有效解决此次疫情带来的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

  非传统安全一直以来是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安全威胁,而非传统安全所具有的复杂性、关联性、破坏性等表征也让世界各国和地区间不断树立起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意识,在合作中寻求有效的应对举措。新冠疫情作为新型传染性疾病,给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各行为体的互动交往都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聚焦于台湾地区新一轮的疫情发展态势,台湾地区未来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高位感染和确诊期。台湾地区此轮疫情是否具有一些新的表现和特征?面对新一波疫情冲击,台湾地区为何显现出“抗疫疲乏”之颓势和陷入防疫之安全困境?两岸未来在新冠疫情防疫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层面是否有可发展的空间?本文通过藉助非传统安全相关理论,试图对前述问题进行探讨。……
(全文请参阅中国评论新闻网: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