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以来,人们对于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性,已有较多论述,但对于如何建设和谐世界却少有讨论。与建设和谐社会比较,人们对于建设和谐世界似乎更感到难以落实。这不仅因为一为内政而一为外交,内政明显地可操之在我,外交则较困难;而且还因为人们普遍感到廿一世纪的世界很不确定,前景难料。显然,现在需要围绕如何建设和谐世界进行更深入地讨论。
建设和谐世界必将是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面临一系列复杂、重要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对于建设和谐世界的起步,特别是对于建设和谐世界的坚持都是极其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建设和谐世界的进程就是在不断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当中,持续推进,深化并最终实现的。
建设和谐世界与现实世界很不和谐的关系
对于中国提出建设和谐世界,最普遍的质疑是,现在的世界这样不和谐,建设和谐世界可能吗?而对于这一质疑最标准的解释则是,建设和谐世界只是提出未来的目标,不是指世界的现状。这种解释是正确的,但却给人很不充分的感觉。因为提出这一质疑,并不是因为不能区分世界的现状与未来的目标,而是通过强调世界很不和谐的现状,实际上认为不可能建设和谐世界。
对于当前的世界很不和谐,人们有广泛共识;但对于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的判断,却存在深刻分歧。概括地说,很多人认为,当前的世界比冷战时期更不稳定,不仅战争、恐怖袭击、社会动荡不断,而且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世界未来的发展更是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他们正是因此而质疑建设和谐世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在冷战后世界的持续动荡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动向,它们反映了冷战结束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显示了冷战后世界出现的新的发展趋势,即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地在曲折中发展,正是这两个进程给世界带来了冷战时期及其之前从未有过的和平、繁荣的可能性,为建设和谐世界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冷战结束以来十几年的事实表明,后一种认识是正确的。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同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就认同了世界必将逐渐走向和平、繁荣、走向和谐。
所以,建设和谐世界不仅是未来的目标,而且是有着坚实基础的十分现实的目标。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基础,随着这两个进程的持续发展,这一基础还将更加坚实。
各国和谐相处与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关系
各国和谐相处是和谐世界最基本,最核心的内涵。这是在各国和平共处概念的基础上,适应冷战后的,特别是进入廿一世纪后的世界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形成的新概念。上一世纪五十年代,冷战达到高潮,新的世界大战的阴影笼罩着世界。各国和平共处概念的提出,清楚表现了人们反对战争、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现在冷战已经结束,新的世界大战的威胁日益远去,但世界仍然十分动荡,人们面临大量传统和非传统的安全问题,所以,人们越来越强烈地希望各国之间不仅须保持和平,而且须共同应对面临的大量不安全因素,以实现世界持久和平。这就是各国和谐相处概念形成与提出的基础。显然,各国和谐相处包含了各国和平共处的内涵,同时又更广泛、更深刻,充分表现了对于国际形势巨大而深刻变化认识和把握的与时俱进。但在现实的世界上,只要有国家存在就有各不相同的国家利益。各国之间保持和平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在这一点上相对容易形成共识和把握共同利益;而各国共同应对各种不安全问题则要困难得多,因为在这一点上各国的不同利益和利益冲突必然有突出表现。所以,认识和处理实现各国和谐相处与各国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关系,是建设和谐世界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