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问题又衍生出一个问题,就是能源合作。不论是在上海合作组织还是在其他地区范围内,都不仅仅是从经济利益来考虑。某条线路从经济上论证可能最简捷,费用最低,但却并不一定这么走,这就是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陈学惠:能源通道国地位同样重要
市场可让输入国拥有强势
能源合作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双边机制,能源运输是一个多边问题,多边问题必然带来多边的外交、多边的安全问题。用双边的方法是解决不了多边的关系问题的。
能源合作,还会带来区内国家地缘地位的变化。比如说,巴基斯坦肯定不是一个能源国家,但是它可能成为重要的能源过境国家。就像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一样,它使有关国家成为重要的能源通道国家。这样的国家,它的地位与能源为出国和消费国的地位,几乎是同等重要的。
我认为,能源输出国可以强势,可是从市场的角度看,能源的大宗输入国也可能是强势的,市场可以给它带来强势发言权。
所以,能源合作问题对于上海合作组织来说,既是一个新问题,也可能成为一个良性合作的新亮点。
石泽:美国不会只做旁观者
其政策调整是要继续做主导者
颜色革命兴起的时候,大家很关注。现在颜色革命开始退潮,到底是甚么原因导致颜色革命退潮?怎么来看待颜色革命的退潮?它会带来哪些影响?这同样应引起我们的关注,这是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美国的地区政策已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前不久美国国务院公布了一项新的地区政策倡议。这个倡议名为“南亚、中亚经济一体化倡议”。美国出台这个倡议的主要目的,是要以阿富汗为中心将南亚和中亚地区连唯一体,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该文件经济色彩比较浓烈,似乎在逐渐淡化军事和政治色彩。经济是美国的优势所在,美国提出这个一体化的新方案是以经济合作为切入点来实现其政治和军事目的。这个方案是希望通过美与地区国家在电力、能源、交通这三个领域的合作来强化美在该地区存在和影响。
美国在地区形势当中,其政策依靠的基点,已经从乌兹别克斯坦转为哈萨克斯坦,美国官员已经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这种转移。今后美国中亚政策的取向,中亚政策的成果,取决于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成果,美国现在对发展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寄予厚望。
美国不会坐观地区形势的变化,美国的战略的图谋是要主导中亚地区。美国对中亚政策的反思和政策调整直接影响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合作,对地区形势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郭震远:座谈会结语
今天我们集中讨论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和中国西部的安全环境,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应该说谈得还相当深入。
我觉得,一个是我们对上海合作组织从建立到发展到今天进入新的转折,应该说大家是给了充分的肯定。无论从我们中国外交本身的谋划、我们外交的发展来说,其作用都是很突出的。
更重要的,是上海合作组织从上海五国发展到今天的十年,特别是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之后的五年,应该说首先对于成员国的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外也应该看到,对中亚地区的稳定,还是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当年九一一以后美军进入中亚,去年年初也发生了颜色革命的冲击,尽管大家对此表示耽心,但是上海合作组织可以说,经受住了考验,这本身就说明了上海合作组织是有生命力的,是得到各个成员国的肯定的。我想,这也是今后上海合作组织继续发展的一个基础。
再有一个,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确实对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本身的贡献。道理很简单,如果中亚闹成了一塌糊涂,对世界的稳定肯定是很不利的。
我想,从这三个方面,就是对我们国家的外交、对成员国的稳定、对世界的稳定来讲,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其未来的进一步的发展,都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个大家谈得也很透彻的方面是,上海合作组织本身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还有新的考验摆在面前。这里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大家多次提到的,作为中国来讲,首先对于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和发展,我们应该有一个恰如其分的估计。所谓恰如其分的估计,就是要考虑这个区域本身的特点,这里面包括各个成员国特别是俄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要考虑我们国家目前的能力;总之,我们既要有很积极的态度,但是又不要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希望值。这样,实际上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和发挥作用,是有利的。如果期望值过高,恐怕倒是不利的。
第三个方面,大家也都讲到了,上海合作组织本身还处在发展当中。这种发展,一个是各成员国本身各自的考虑、政策的调整。当然,无论从实力还是历史等诸多方面来看,应该承认俄罗斯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未来政策的发展如何,值得关注。二是外部的力量的影响,特别是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到底会怎么做?首先是美国对中亚国家的政策调整,其次是美国把中亚、南亚和中东三者怎么样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的问题。我觉得,这一个恐怕是很值得关注的。
我认为,美国实际上是把中东 、中亚连成一体,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点,甚至可以说是重中之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把中亚、南亚和中东这一块,整个这一个大的空间,怎么来处理?
我经常讲,我们也不要把美国人想得太高明,美国很难说有一个贯彻始终的战略。它有的,恐怕更多的是政策,而政策的变化性是比较大的。且不说换了总统肯定要变,就是不换总统,之前在小布什刚执政一年多的时候,好像有些事情就不能照他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做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中亚的形势如何?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如何,我想都是很值得关注的。
今天听了大家的发言,我真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刚才说的三点,就是我学后的一点感想。
评论员简介:
石泽: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八年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担任苏联东欧研究室副主任。曾任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一秘,一九九四年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曾任中国驻哈萨克斯坦政务参赞。现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研究员、中国周边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王宝付: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大校,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美日安全关系和亚太安全研究。
陈学惠:中国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大校;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军事科学学会国际军事分会副秘书长。曾在原苏联基辅大学任访问学者,在俄罗斯总参军时学院高级研修班军事留学。参加撰写一系列研究报告,主编《俄联邦军事基本情况》等著作。
孙壮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室主任,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曾就读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美国国际交流与研究协会做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中亚与外高加索地区国际关系、上海合作组织问题,代表作有《中亚五国对外关系》、《中亚新格局与地区安全》、《中亚安全与阿富汗问题》等。
胡昊: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俄罗斯中亚问题研究,法学博士。
许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副所长兼中亚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员。从事俄罗斯、中亚问题研究,主编《上海合作组织—新安全观与新机制》、《全球民族问题大聚焦》;在《现代国际关系》、《中亚与高加索》等中外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