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江苏省常州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通过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对戚墅堰街道国有房产监管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图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
中评社北京6月9日电/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导,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是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部署,江苏省常州市纪委监委自2023年起开展清风护航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专项监督。截至2024年8月,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2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4人,留置10人,移送司法13人。累计成功催缴租金、水电费1.9亿元,挽回损失1966万元,通过问题整改推动盘活房产42.1万平方米,增加国资收益3.3亿元。
今年以来,在巩固深化专项监督成果的基础上,常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对国有资产清查利用情况开展专项监督,通过类案剖析,推动标本兼治,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体制机制。
以国有房产出租出借为“切口”,以点带面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独立的小院、精致的天幕、茂密的树林,伴随着飘香的咖啡和悠扬的音乐……这个“五一”假期,位于常州市紫荆公园北侧东经120片区的隐山城市森林营地,迎来不少新潮的年轻人。
东经120片区是常州城建集团的储备地块之一。由于地块内杂树较多,不便移植砍伐,开放式管理一度导致占地种菜、偷倒垃圾等现象屡禁不止,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存在安全隐患。
常州城建集团通过开拓新路径,实现存量资产的有效盘活。“在市纪委监委和集团纪委的督促推动下,我们对分散各处的待开发地块进行分析研究,因地制宜改造为草坪种植、露营基地以及球类、无人机培训等项目。通过公开招租,每年不仅节约管理成本100余万元,还能够增加收入160余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常州城建集团下属公司金商投公司总经理鲍华说。
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末,常州市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1855.9亿元,市属企业资产总额4673亿元;净资产1576.2亿元。
国有资产规模庞大,资产精细化管理难度高。家大业大,如何盘活国有闲置土地与房产,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必须回答好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