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0日,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们在比什凯克国立大学举行的“粽香传情·共庆端阳”端午民俗节上品尝粽子。(图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中评社北京6月9日电/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中国与中亚国家山水相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多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赓续千年友好,在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地方交往等领域合作硕果累累,构建起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
作为民间交往的重要力量,华侨华人活跃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中,见证并书写着一个个相知相亲、互融互通的动人故事。
“我为我的学生们自豪,他们是中哈合作不断向前的重要动力源”
前不久,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迎来了30名哈萨克斯坦实习生。在3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将深入跨境电商运营、数字营销等岗位,由企业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参与真实业务场景,全面对接中资企业海外业务需求,实习内容可谓“干货满满”。这批实习生来自哈萨克斯坦国际哈中语言学院,经“中文+跨境电商”“中文+国际贸易”等定制化课程系统培训,具备较强的汉语沟通能力及专业技能。
国际哈中语言学院创办于2007年,是哈萨克斯坦教育部批准的一所民办高职院校。该校创办人兼校长,是来自中国新疆的马木尔吾勒·塔拉哈特。他198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后留校任教10年,于1992年来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定居。
“我校主打‘中文+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积极推动产教融合,致力于为中哈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马木尔吾勒·塔拉哈特说。
近年来,随着中哈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两国在旅游、贸易、物流、跨境电商、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空间,中欧班列畅通,鲁班工坊落地,让马木尔吾勒·塔拉哈特看到了更多机遇。 |